到不了的叫遠方 回不去的叫家鄉(xiāng) 有這樣一些特別的地方 在這里 沒有城市的喧囂 有的只是 古樸,寧靜,安逸...... 那些個小橋流水和亭臺樓榭 你還記得 家鄉(xiāng)村落的樣子嗎?
如今,傳統(tǒng)村落的保護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6月14日,住建部等七部門共同公布了2016年列入中央財政支持范圍的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單。全國共750個村落上榜,涵蓋了23個省市。咱大湖南入選16個,好棒!
快來看看這16個傳統(tǒng)村落里有沒有你們的家鄉(xiāng)→
地處東南亞第一峽谷——兩江峽谷國家森林公園中心地帶。該村有著非常優(yōu)美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底蘊濃厚的民俗文化:兩江峽谷風光帶核心部分——奇山寨森林公園位于該村,村內的千年鴛鴦紅豆杉以及公路旁綿延數里的桃花林亦讓游客流連忘返;山歌、儺戲、舞龍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享譽四方。
長安營鄉(xiāng)大寨村位于具有“城步苗族自治縣的西藏”之稱的高寒盆地長安營鄉(xiāng)西南邊陲,處在省級旅游風景名勝區(qū)—南山腳下。大寨村村口山坡上,一棵1500多年古杉樹以11個人牽手擁抱的記錄,獲得了“中國第一杉樹王”的稱號,還有距今300多年的乾隆風雨橋,讓這個古老的侗寨留下了千百年的倩影。
黃沙坪老街位于東坪鎮(zhèn)黃沙坪居委,資江河南岸,約有木結構房屋有100多棟,多與現代新樓房雜居。房屋均為清代至民國建筑。
據史記載,因為這里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水,云蒸霧繞,雨露豐盈,葉嫩肉厚的大葉茶“山涯水畔、不種自生”,加之物產豐富,水運交通便利,自漢代起便成為了人群集散之地。
龍溪村因從李家大院背后的象牙山流下來的小溪而得名,因有李家大院而出名。李家大院集建筑藝術、民俗文化、宗親文化、耕讀文化、明清鄉(xiāng)村風貌之大成,是保存了農耕社會各種文明元素的重要物質遺存,是解讀和詮釋我國傳統(tǒng)鄉(xiāng)村文化現象的活化石、活標本。
古村依山而建,始于明清,雖歷經百年滄桑,依然保存著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筑格局。整個古村建筑均為磚木結構,以山石為基、青磚為墻,以三合泥伴柏油鋪地,院套院,院通院,如同迷宮,是我國湘南邊陲古民居的典型代表。
河山巖的讓人驚嘆之處,還在于整個村莊的建筑格局早已把山、水、村落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構成一幅自然而美麗的典型田園圖畫。村莊背倚環(huán)山,如同穩(wěn)坐在一張寬大的太師椅正中。而村莊正前方良田阡陌縱橫,視野開闊。就是簡單的此情此景,卻讓河山巖四時不同、四時皆景,風情萬種。
盡遠村坐南朝北,自里至外石板漫鋪,石刻、柱基、石缸彰顯著曾經的輝煌,滄海已成桑田,馬墻頭上的彩繪輕訴著歷史,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無言的結局,無數次地輪演。
進入山背,一望無垠的梯田映入眼簾,那梯田如詩如畫、隨山起伏、層層疊疊,其形如螺、如塔、似懷盤、似星月、更像那金腰帶……如今山背以絕美雄偉的梯田和神秘的花瑤文化,吸引大多數中外游客、激發(fā)著攝影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靈感。這個風景秀美的山村一度成為全國最罕見、最嚴重的雷擊村。
大坪村是會同縣一個自然村,物產豐富、風景秀麗,有炎帝故里、神龍洞、五指山、蓮花潭等秀麗的景點,礦產資源和水利資源豐富,已探明有金、鋁、煙煤等礦產20余種。
會同縣巖頭鄉(xiāng)墓腳村尚存明、清時期的古建筑,曾經的馬頭墻將幾乎相連的一棟一棟木屋隔開,具有很好的防火功能,地板、門坎、雕花柱礎、上馬石,無一不彰顯古老。
與湘西鳳凰縣城僅一山之隔,相距不過二十多公里,但巖口山村仍是一塊沒有開墾的鄉(xiāng)村旅游處女地。風景雖然秀美,因為交通不便等原因,這里并不被為外界所熟識。巖口山村是一個千年古苗寨,村落房屋依山而建,建筑古樸,多為明清磚土結構和苗族吊腳樓土木混合結構。
湖南麻陽郭會坪鄉(xiāng)溪口村長期與世隔絕,自然環(huán)境為原生態(tài)。該村洞中的溶洞水,當地人成為“神仙水”,當地元宵節(jié)時有“祭祀苗王”的活動。
來到湖南省麻陽苗族自治縣堯市鄉(xiāng)小江古村落,你會感受到這種古典意境的美。數百間古樸的典型湘西古建筑群,錯落有致地挨在一起,屋頂上方的鑊耳翹首探頭,“幾”字形屋檐展示出頗具湘西風情的韻致。這個位于麻陽錦江河畔的小江村境內的古民居,是湖南省懷化市并不多見的保存較完好的古村落。
自古以來,這里就被視為一塊風水寶地。它四面環(huán)山,狀如“五龍竄槽”;山中綠水常流,一條小溪從村前繞過,叫“玉帶水”。這里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森林覆蓋率達百分之九十以上。村中現存許多明清建筑,多為磚瓦結構,封火螯頭。
德夯村位于德夯大峽谷深處,有八十余戶苗家,緊緊相依于翠谷中。這些人家統(tǒng)一是鱗鱗灰瓦木屋,木屋間穿插著青一色的石板路、石板坪石板橋、石板墻,透著和諧、統(tǒng)一的美。村寨四周山勢雄奇,絕壁夾天;“夯峽”、“九龍”、“玉泉”三溪在這里相會,如同三根彩帶在這里相交結。
該村風景秀麗,丹青灣灣的小河蜿蜒繞村而過,寨內民居古樸,保存較好,古樹點綴,相互成景,村內龍眼石,飛山殿,龍口坪等景點,該村文化獨特,為仡佬苗族傳統(tǒng)文化的典型代表和外來第一大符(胡漢民族)氏家族相結合,此村已經有五六百年的歷史,有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調年豉舞,還有花燈陽戲,苗歌等文化項目在此傳承,
趕快約上你的小伙伴們一起去探尋最美的湖南傳統(tǒng)村落吧!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