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搜 食 記 ‡ 農(nóng)歷十二月被稱作臘月,昨天咱們的搜食記帶您一覽李師傅的熏房臘肉,今天,咱們再換個地方吃臘味,臘牛肉搭配上帶著清香的紅薯糯米飯,想想都韻味呀。 ‡ 店里最大的特色,就是自制的臘味。 三姐早已經(jīng)把家傳的臘味制作方法,傳給了媳婦和大廚,如今這臘味的制作都由大廚于師傅操刀。 ‡ 民間做菜全憑手感,從來不會精確到克,于師傅也一樣,他憑借的是十幾年的經(jīng)驗。 ‡ 這還只完成了一小步,腌制,風干和灶火的烘烤,去除了肉里的水分,下一步,就是煙熏了。店子開了十年,熏房的煙火是從來沒停過。 ‡ 糠和米殼子的煙味,再加上橘子皮的清香,經(jīng)過這幾天的熏制,這樣臘制品才算真正大功告成。 ‡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店鋪的經(jīng)營,菜品的制作,無不蘊涵大智慧。 ‡ 切片撩水之后,只要一翻炒,一道臘牛肉就可以上餐桌了。老板娘華姐從十七八歲開始就跟媽媽學著做臘味,她炒臘牛肉的手法其實很簡單。 ‡ 油鍋燒熱,放入薄片的臘牛肉爆炒出香味,再放入紅干椒和辣椒粉煸炒,加水翻炒起鍋,香氣四溢的臘牛肉就這樣炒成了。 ‡ 一般牛肉端上餐桌的時候,熟客們就會開始催糯米飯了。店里多年不變的特色,就是有免費的紅薯糯米飯,當然去晚了就錯過了。這道糯米飯不假別人之手,是由七十歲的三姐或者她的親家母,親自在燒柴的老廚房里做出來的。 ‡ 從肉到臘肉,一字之隔,從顏色到口味,早有變化。變化背后,需要食物與煙霧的交會,需要自然和時間的積淀。臘肉制作周期不短,性不得急;咱們湖南的臘味,早已經(jīng)有了千余年的歷史,民間傳統(tǒng)手藝的代代傳承,也把這人間煙火味兒就這么傳了下來。煙熏咸香,肥而不膩,走,吃臘味去。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