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失智癥有了解或接觸過失智老人的朋友們肯定都知道,失智癥會影響到語言能力,理解力,運動能力,短期記憶,辨認日常用品的能力以及執(zhí)行能力等,而且就算沒有智力衰退的跡象,也常有妄想,例如懷疑鏡中的自己是另外一個人,這些情況綜合起來會讓失智老人陷入常人難以理解的焦慮和不安中,這就導致了家人與老人沒有辦法展開有效交流,想要表達的訊息如果得不到回應,則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老人的恢復。普親養(yǎng)老是一家專業(yè)照護失能失智老人的養(yǎng)護機構,他們總結出了與失智老人交流的幾條技巧。
1、認真與他們打招呼,不管在哪種場合,都務必認真地和老人打招呼。確認意向之后在進行談話的話,能讓患者產(chǎn)生安心感。
2、視線高度與患者保持一致,為了在談話時不讓患者產(chǎn)生壓迫感,一定要將目光保持在與患者一致的高度。
3、慢條斯理地進行對話,快言快語和大嗓門會給對方帶來不快,導致混亂,所以在談話時,要用讓人容易理解的方法慢慢地平靜地說。
4、配合對方的談話節(jié)奏,開始話題后,即使不能馬上得到對方的回應,也還是要配合對方的節(jié)奏繼續(xù)下去,直到對方給出反應。
5、尊重對方并使用敬語,需要護理的多是老年患者,在與他們接觸時,要懷著尊重、敬重的情感,不要忘記使用敬語。
6、稱呼老人的名字,即使患有失智癥狀,患者還是能夠記住自己的名字,所以要親切地稱呼他們的名字。
7、表示出傾聽和同感,認真傾聽的姿態(tài),以及試圖理解對方并產(chǎn)生同感的姿態(tài),能走進失智癥患者的內(nèi)心。
8、親切地觸摸對方,想要讓患者恢復鎮(zhèn)定時,可以輕拍他們的肩或手,這樣的肢體接觸也很有效。但是,也有人不喜歡這種形式,所以要觀察后再進行。
除去以上交流技巧,普親養(yǎng)老的專業(yè)護理人員也特別強調(diào),在交流的過程中,不要小瞧眼神和表情的作用,真誠地看著老人的眼睛,有利于讀懂老人的心思,增進雙方的情感。不過護理人員也總結其實所有的交流技巧概括起來,就是要求護理的人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要給予老人尊重,讓他們知道他們與普通老人沒有區(qū)別,一樣會得到大家的關愛。
在普親養(yǎng)老的機構里,與老人交流是最基本的照護技巧,機構內(nèi)的護士護工與老人的照護比例是1比3,相比其他一些養(yǎng)老院、老年公寓敬老院的1比10、1比20要低的多,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護理人員與老人之間的相互信任,讓老人在生活上得到更多照料和關愛。
在機構里與老人形成良好的交流,讓老人敞開心扉參與進集體生活里,積極參與機構所組織的各類有益身心健康的益智類活動、閑情娛樂活動、球類運動及康復訓練等,讓老人在得到專業(yè)的照護之外,還能獲得精神滿足感,對老人的恢復也有積極作用。
普親養(yǎng)老是失能失智照護領域非常專業(yè)的品牌,目前已在長沙、海口、濟南、北京等地設有機構,未來將會在更多城市開花,說不定不久之后你的社區(qū)里也會有普親的身影了。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