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亮一直保存著23年前的受助卡。圖/受訪者提供
23年前,湖南大學博士生袁亮收到300元資助,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23年后,他成家立業(yè),跨越1000多公里,找到恩人當面致謝。近日,袁亮帶著妻女、父母,一家人來到江蘇常州,見到了當年資助他的好心人袁成。
23年前,還在讀小學一年級的袁亮,收到一筆300元的資助!爱敃r的300元是我們全家一年的收入!痹琳f,那時家里的經濟情況很困難,父母以種地為生。
“若不是這300元,我可能早已輟學!碑斈昝媾R輟學的袁亮,現在已經成家,在湖南大學金融與統(tǒng)計學院攻讀博士研究生。當時的受助卡,他一直帶在身邊,用來激勵自己。高中畢業(yè)后,袁亮通過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走到現在這一步!斑@300元,改變了我的人生,甚至是我們一家人的未來!
“小時候,父親就常常跟我說,我們有一位親人在常州,叫袁成,要帶我找到他!闭业竭@位親人,當面致謝,成了袁亮和父親的一個心愿。
受助卡,是袁亮找到恩人的唯一線索。在家讀書時,他一直把這張卡鎖在柜子里;上大學后,他怕遺失就隨身攜帶。
從小學開始,袁亮就開始按照受助卡上的地址,給資助人袁成寫信,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沒有寄到。讀大學后,袁亮這個心愿愈發(fā)強烈。“我在網上搜索受助卡上資助人的信息,在全國的袁姓家族群里也找過,但一直沒有下文!2016年,袁亮打算帶著妻女一同到常州,按照受助卡上的地址開始尋找,雖然最后因其他事務未能成行,袁亮卻一直沒有放棄。
直到最近,袁亮在論壇上的一個發(fā)帖,提到了資助單位“常州供電局車輛管理所”,終于有網友回應,并提供了現在單位的聯(lián)系方式。
“袁叔叔您好!我叫袁亮,您還記得二十多年前資助的一名山東學生嗎?”2017年12月30日,袁亮和家人終于見到了恩人。
袁成表示,自己當時剛參加工作不久,是常州供電系統(tǒng)的一名普通駕駛員。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通過常州公司團委的公益活動,資助了山東的一名貧困小學生!爱敃r聽說那個孩子才讀小學一年級,但是家里比較困難。其實也沒多少錢,就幾百塊吧,具體數額我都不記得了!痹蓻]有想到,自己當時的資助居然讓袁亮銘記了23年。
見面時,袁亮還拿出專門請湖南一位書法家寫的“恩重如山”四個字。袁亮說,自己有條件也會資助有困難的人,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