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一,仲夏的艷陽直射資江河畔。一陣鞭炮過后,益陽市資陽區(qū)沙頭鎮(zhèn)富興村的雙橈龍舟在一眾漢子們的吆喝聲里下了水。
因為有了龍舟,端午就有著不輸大年的熱鬧。而益陽的龍舟特別不一樣。別處的龍舟,劃船人一人一槳,都是坐著的。在益陽,龍舟上坐著劃的是新手,老手們,都是撐著兩米高的大槳站起來劃!坐著劃的槳,叫坐橈,站起來劃的大槳叫站橈,這也是“雙橈”龍舟的由來。
不但劃船的槳不一樣,這兒的龍舟也別有一番講究。據(jù)益陽蘭溪鎮(zhèn)雙橈龍舟的資深愛好者莫曉陽介紹,雙橈龍舟,不論長寬,都要有一個五,暗合五月初五端陽之數(shù),“有了講究,龍舟劃起來才地道哩!”
雙橈龍舟賽。
地道的雙橈龍舟開動時,千楫破浪,飛射如箭。河涌密布的益陽魚米鄉(xiāng),正是孕育龍舟文化的土壤。每逢端午佳節(jié)龍舟競渡之時,喧天的鑼鼓鞭炮,兩岸的鼎沸人聲,讓觀眾、選手無不心潮逐浪,熱血沸騰。因為人多,雙橈龍舟一劃,往往就是好幾公里遠。
和正規(guī)龍舟競賽不一樣的是,益陽的龍舟競賽有著水鄉(xiāng)漁民特有的生活氣息。資江長河兩畔,不少村落都有著自己的龍舟。兩村龍舟如果平時在河道相遇,欲比賽者會先起一聲長哨,對方如果應戰(zhàn),也會回以長哨一聲,然后船上的槳手們紛紛發(fā)力,帶來一場中國風的速度與激情。
而如果有一方不想應戰(zhàn),龍舟船尾的舵手會打出手勢,讓對方先行。意思很明顯:今天我們呀,是來試水的,要比呀,端午再說吧!富興村村支書曾利民告訴記者,現(xiàn)在回鄉(xiāng)劃龍舟成了一種節(jié)日特有的儀式,很多人都從外地趕回來,不為比賽,就為在船上揮幾下槳。
雙橈龍舟。
今年40歲的張正芳就是如此。10來歲看龍舟,20歲劃龍舟,如今他已是富興村龍舟協(xié)會的負責人之一,開始指揮、組織龍舟下水、比賽。龍舟陪伴著他,從孩童歲月一路至今,為了劃龍舟,他寧可把市里的生意停幾天。
“別小看龍舟,以為這只是揮幾下槳,其實這里面要講配合,要有技巧,要掌握節(jié)奏,門道多著呢!”一說起龍舟,皮膚黝黑的張正芳就有些發(fā)自心底的得意,笑出一口潔白的牙:“有些讀書的大學生回來也想劃,可惜年輕的后生們力氣小了,就只能打打幫手咯!
雙橈龍舟。
這話讓岸邊觀看的大學們不樂意了:“大一劃不動,大二可就不一定咯!”話音剛落,掀起笑聲一片。笑聲里,富興村下水的龍舟調(diào)試完畢,雙橈揮動,破開碧波萬頃,向前飛去。
堤岸上觀看的村民們,就打著吆喝,開著自家的摩托車、小汽車,跟著龍舟一路歡騰。
“龍舟有這么好看嘛?”
“一聽你這話就不是益陽人!我們這兒呀,端午可以不在家里吃粽子,也一定要在岸邊看龍舟!到了端午你來看,更熱鬧!”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