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小說,以及改編的電影電視,影響激勵了幾代中國人,他筆下的“俠義”二字更是無數(shù)人的精神追求。昨天傍晚,一代武俠小說泰斗、94歲高齡的金庸先生辭世,引發(fā)讀者們的緬懷。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回顧金庸的武俠世界以及他與湖南、和湖南電視的結緣。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這個名字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市民常爺爺說:小說看了很多年了,70年代看的。蔣女士介紹:我是看著他的小說長大的,躲在被窩里看書,現(xiàn)在離我們很遙遠,大師已經走了。雖然每代人接觸的方式不一樣,但經典之作,所有人都耳熟能詳!
一代武俠大師與湖南也是淵源頗深。在家人去世、躲避戰(zhàn)火求學的顛簸路途中,是湘西收留了他。當2000年,金庸再次來到湖南時,來到了岳麓書院的“千年論壇”。
岳麓書院講解員 劉峰
就是這個中間設壇講學 《千年論壇》做了很多期
他那次來的時候也是很受大家的矚目
在網上預訂票很緊張 都想看大俠的風范
當年只有22歲的劉峰剛參加工作不久,也是臺下的一名聽眾,回想起18年前第一次聽金庸老先生講座時的情形仍舊歷歷在目。
岳麓書院講解員 劉峰
他寫的小說 最好的女人是湖南人 最好的男人也是湖南人
金庸所說的最好女人指的是《飛狐外傳》中洞庭湖的程靈素,以及《連城訣》中的狄云,對愛情忠誠、個性淳樸,這都是金庸對湖南人特有品質的褒獎。2003年金庸再次應邀來到湖南參加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jié)。
金庸去世引發(fā)全國各地武俠迷的悼念,在長沙,書迷也是通過各種途徑緬懷這位武俠大師,致敬曾經的江湖夢。而金庸的小說在各大圖書館也是一時洛陽紙貴。
我身邊的金庸先生的蠟像,是按照金庸一比一 70多歲的樣子制作的 。從頭發(fā) 眼鏡都惟妙惟肖,仿佛一代宗師就在眼前。
金庸迷聚集在梅溪書院,舉辦了這場緬懷金庸主題沙龍,通過回憶交流,訴說他們眼中的武俠。不少書迷都談到特別喜歡書中俏皮的黃蓉。還有人說,神雕俠侶楊過和小龍女是80后一代的記憶。而金庸的小說第一次在湖南出版則要追溯到近四十年前。
原湖南人民出版社 編輯 龔篤清
83年借了一本倚天屠龍記 一個通宵看完了
這本書很容易抓住人心
我是搞出版的就要有這種意識
后來我就決定把這本書出版出來
年逾7旬的龔篤清告訴記者,出版過程是一波三折,遭遇了不小的阻力。通過不懈努力,最終在1985年得以出版。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先生曾說俠義就是犧牲自己的利益幫助別人, 鋤強扶弱而不求回報,如今武俠泰斗離我們而去,而他的小說也將伴隨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成長。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