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紅十字應急救援隊搜尋到楊女士。
紅網時刻5月16日訊(記者 鄭濤 通訊員 陳曄)“在山上失蹤近70個小時,老母親還撐得住嗎?”長沙縣青山鋪鎮(zhèn)天華村的彭先生三天來心急如焚,5月11日上午9點,彭先生的母親楊女士上山扯竹筍一直未歸。他和家人11號上午12:00就開始上山尋找,但沒有結果。
11號下午2點開始,家里開始發(fā)動所有親屬、鄉(xiāng)親一起幫忙搜尋,依然沒有任何音訊。至13日晚上10點,距離老人走失已經有60多個小時。加上連日大雨,情況十分危急。5月13日晩上11點20分,彭先生撥通了湖南省紅十字應急救援隊的電話,請求湖南省紅十字應急救援隊支援。這時,已經逼近最佳黃金救援72小時的臨界點!
警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了解到山林搜索,又是夜晚的實際情況,湖南省紅十字應急救援隊隊長張松馬上通知無人機偵察大隊,和其他隊員一起進行現場偵察搜救。無人機偵察大隊大隊長李軍決定,由大隊指導員劉卓奇攜帶含有紅外成像搜尋能力的無人機前往出事地點 ,由后臺中心主任周超在后臺指揮中心進行數據分析與指揮。
經過幾十公里的跋涉。湖南省紅十字應急救援隊隊員來到了青山鋪鎮(zhèn)天華村,隊員們立刻調試機器,準備對方圓3公里的山林地區(qū)進行空中偵查。
對于方圓三公里的一個地區(qū)來說,一個人的紅外信號只是一個非常非常微弱的點,而且經過60多個小時的煎熬,老人的生命體征和紅外信號已經趨于微弱,加上有其他動物的熱源干擾,搜尋難度非常大。
無人機攜帶熱成像設備,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潮濕山林中仔細搜索。實時畫面通過量子直播完整傳輸回后臺指揮中心,相機云臺自動鎖定溫度最高的目標。指揮人員通過詳細分析線索目標,對異常溫度點進行標記,不放過屏幕上的任何一個哪怕最微弱的可疑點。
14號凌晨1:00,經過前端緊張的飛行搜查,和后臺的嚴密分析排查,突然,后臺分析人員周超驚喜地發(fā)出一個指令:“注意那個15.3度白點!有可能是人!“
無人機飛手劉卓奇、李天銀接到指令,迅速操縱無人機抵近偵察,鎖定標注點進行精確確認,發(fā)現疑似人形目標!
60個小時的搜索無果,所有救援人員都已經疲憊不堪,得知可能發(fā)現了老人,所有人立刻打起精神,立刻前往目標處。山路艱險,雜草密布,給地面救援組帶來巨大挑戰(zhàn),莫恩來、王承學等隊員手持砍刀、電筒,開路前行?罩1km的直線距離,地面行走了1個多小時。
凌晨2點10分,救援組成功抵達標注點位置附近。
“找到了,找到了,有人!”隨著大家欣喜的呼喊 ,在標注點附近發(fā)現一名女性臥倒在草叢,但已經沒有知覺。經確認,正是11日失蹤的楊女士!懸了三天的心終于放下,彭先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撲通一下,三尺男兒跪在地上呼喊:“在這里,在這里,媽媽,兒子在這里!
張松馬上安排大家把衣服蓋在老人身上保暖,并立刻補充水分,通知救護車。生命的奇跡在這一刻出現,受困者慢慢恢復意識,大家的臉上露出了無比欣慰的笑容。
待老人意識有所恢復,隊員們馬上用擔架將老人轉移下山,雖然身心疲憊,大家還是絲毫沒有松懈,保持擔架平穩(wěn),安全送達山下。
凌晨3點,救護車趕到,救援隊員陪同親人一同前往醫(yī)院陪護。
凌晨4點,老人順利送達醫(yī)院,當醫(yī)生看到病人時,不禁感嘆:“再晚一點,人就沒了!”老人的家屬淚崩,感謝大家把生命從死神手里搶了回來。等到被救老人身體狀態(tài)穩(wěn)定后,救援隊才放心離開。救援圓滿成功!
后得知,楊女士上山采摘竹筍,不料在山上迷失方向。據主治醫(yī)師介紹,經過醫(yī)治。目前身體已無大礙。
這次救援,充分運用了高科技輔助手段,出動迅速、措施正確、救援專業(yè),充分體現了湖南省紅十字應急救援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救”的要求和宗旨。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