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陳女士在某網(wǎng)站購買了一件衣服,貨還沒到,昨天(8月22日)下午她便接連接到了兩個疑似“詐騙”的電話。陳女士告訴記者,第一通電話的來電顯示號碼來自于新加坡,接通后,對方自稱是網(wǎng)站客服,表示誤把陳女士網(wǎng)購的單做成了代理銷售,導致網(wǎng)店每月要被扣800元費用,需要陳女士配合處理誤操作產(chǎn)生的代理業(yè)務。陳女士第一反應是自己接到了詐騙電話,便立即將電話掛斷。緊接著,一個標記有“詐騙電話”的手機號碼打了過來,擔心自己遭遇連環(huán)詐騙,陳女士沒有再接電話。
就在此時,陳女士的手機再次響了起來,這次來電是110。原來,為了將電信網(wǎng)絡詐騙案和損失降到最低,長沙市反電詐中心從源頭入手,通過提前預先感知,與疑似被騙的市民實現(xiàn)精準對接。陳女士最先接到的新加坡電話號碼就疑為詐騙電話,為有效實施勸阻,長沙市反電詐中心值班人員在用座機打不通疑似被騙市民的電話時,會選擇用公用預警手機撥打,不料這一次,公用預警手機卻被標記為“詐騙電話”,這才引起了誤會。這時,陳女士才知道,剛才那通標記為“詐騙電話”的號碼,是長沙市反電詐中心公用預警手機號。在了解這一情況后,陳女士與朋友立即通過微博,向民警表示感謝。
警方在通話的過程中,不會去了解用戶的個人隱私信息,會建議市民自己去就近的派出所或者自己撥打110進行核實。除此之外,警方在收到攔截預警后,也會不間斷地向疑似被騙的市民發(fā)送防范短信,幫助市民進行甄別。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