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懷化芷江正值酷暑,雨天似來非來,悶熱的天氣更是讓人難受,但在芷江機場不遠處的黑色木屋周圍,熱辣的太陽底下,仍然圍滿了人群,屋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伴隨著投降簽字儀式的結(jié)束,芷江地區(qū)一片歡騰,自甲午戰(zhàn)爭以來,中國人第一次以勝利者的身份面對日本人。
△ 一張從日本征集的報紙原始記載了日本向中國投降的報道
△ 受降典禮現(xiàn)場
在這段視頻中,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俯首低頭,神情沮喪,坐在今井武夫一側(cè)的日軍參謀橋島芳雄神色慌張,不停用手巾擦拭額頭上的汗……
為了找到這段珍貴的畫面,中國人民抗戰(zhàn)勝利芷江受降紀念館館長吳建宏可謂是費盡了千辛萬苦。
吳建宏從1993年開始尋找,在大陸的國家檔案館、資料館、音像館都沒有找到這段資料,但他一直沒有放棄。之后他去了7次臺灣,同時也找到了抗戰(zhàn)老兵的后代,通過他們?nèi)ふ疫@段視頻,還是沒有結(jié)果。就在這個時候,他收到一位美國飛虎隊員寫的回憶錄,發(fā)現(xiàn)了視頻的蹤跡,于是他馬上電告在美國的朋友錢德湘老師。
錢德湘老師是一位畫家,在收到了館長吳建宏求助后,錢德湘夫婦馬上行動了起來,最終他們將目標鎖定在華盛頓的美國國家檔案館。
在找的過程中,差不多有一車的視頻資料,為此錢德湘的夫人還專門做了幾天功課,把視頻地點都寫在紙上,沒想到的是,美國國家檔案館的工作人員也不清楚,沒有辦法,錢德湘夫婦只能一個個視頻去看。
2014年,錢德湘夫婦將視頻“護送”回了國內(nèi),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秒,但這段視頻非常珍貴,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我國抗戰(zhàn)歷史影像資料的空白。
“八年烽火起盧溝,一紙降書落芷江。” 回望那段血與火的崢嶸歲月,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重溫勝利的喜悅和自豪,感念和平的來之不易。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壯闊進程中,形成了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不畏強暴、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只有銘記抗戰(zhàn)歷史,
珍愛和平,傳承愛國精神,
歷史的悲劇才不會重演。
芷江,
已深深地鐫刻在
中華民族與全人類的記憶中,
永不磨滅。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