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先生和父親為張金枝簽署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 記者 謝慧 攝
謝謝您,張金枝!
57歲的她遭遇橫禍,全家人幫她完成生前的一個愿望——捐出一肝兩腎,用最后的余溫給3條生命帶去希望。
車禍讓張金枝的人生止步于57歲,但她捐獻的肝臟與腎卻仍然活著,并源源不斷地在給3個人帶去生機。這是一家人一起為她完成的最后一個心愿。
娭毑路上遭遇車禍
兒子第三天才在醫(yī)院找到她
張金枝的獨子梁先生清楚地記得,10月28日那天是周二,晚上8點多,因為一些瑣事,自己和母親拌了幾句嘴,然后母親就騎單車出門了!拔彝馄95歲,癱瘓在床,我媽總會定期去照顧!绷合壬f,母親寬厚,從不會長久計較什么,所以他還和以前一樣,想等母親回家后再好好認(rèn)個錯。
但那晚張金枝沒回家。梁先生打電話問外婆那邊的親戚,被告知母親當(dāng)晚沒去那。“我還想是不是她這次真生氣了,故意躲著我!绷合壬f,第二天,問遍所有親戚,依然沒有母親的消息,這下他慌了,開始去醫(yī)院尋找。10月30日上午,他去331醫(yī)院查出診紀(jì)錄,沒找到母親的名字。后來問救護車司機,才聽說28號晚上,醫(yī)院接診了一個中年婦女,頭部遭受重創(chuàng),還沒聯(lián)系到親屬。
再次見到躺在病床上的母親時,梁先生差點沒認(rèn)出來,“頭腫得好大,整個臉都被撞得變形了,如果不是認(rèn)出她出門穿的那身衣服,我真不敢相信那是我媽!痹瓉砟峭恚T著單車的張金枝與一輛白色捷達(dá)車相撞,頭部以及右腿被嚴(yán)重撞傷,當(dāng)時就陷入了昏迷,再也沒有清醒過來。
生前曾多次說起要捐器官
這次她一肝兩腎救了三個人
當(dāng)醫(yī)生告訴梁先生,他的母親已經(jīng)腦死亡,讓其預(yù)備后事及考慮遺體器官捐獻事宜時,他才猛地想起,“我媽生前好幾次和我說過,將來要把有用的器官捐出去,給需要的人!敝埃幚碥嚨湹氖虑,心情也很悲痛,幾天后梁先生才想起母親生前的這個愿望,希望能幫她達(dá)成,“也算是一種彌補!
梁先生說,“別看我媽50多歲了,觀念并不保守,也能夠接受新鮮的事物。”張金枝在電視及報紙上看到過捐獻遺體的相關(guān)報道,也曾多次對家人表示過想捐贈的意愿。但捐獻與否,還得征求其他家人的同意。于是梁先生組織家人開了個家庭會議,全家人都同意滿足張金枝生前的愿望。
獲得家人一致通過后,梁先生和父親來到市紅十字會簽署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表示愿意捐獻母親的一個肝臟及兩個腎臟。很快,市紅十字會通過電腦比配,聯(lián)系到在長沙湘雅附一醫(yī)院接受治療、且急需器官移植的3名患者。前日中午11點多,張金枝身上的管子被撤去,器官隨即被取出,并送到附一醫(yī)院去做手術(shù)。根據(jù)相關(guān)保密原則,梁先生一家并不知道張金枝的器官捐獻給了誰!翱晌覀冇X得很欣慰,至少這是我媽愿意的,她的一部分還活在這個世上。”梁先生說。
鄰居:
張娭毑隨和開朗、樂觀愛笑
張金枝家住蘆淞區(qū)331,從331廠六分廠退休后,也沒在家閑著,去外國語學(xué)校兼職做生活老師,每月能賺1000多元。張金枝的多位同事及鄰居告訴記者,張金枝隨和開朗,樂觀愛笑,“認(rèn)識她十幾年,沒見她與人紅過臉。”
鄰居廖女士在殯儀館說起張金枝對自己的好,一度聲音哽咽。她說,十多年鄰居做下來,張金枝給她的感覺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每次我遇到困難,想找人借錢應(yīng)急,親戚朋友有時都還猶豫,但她只要幫得上都會借,也不說什么時候還,從不圖我回報她什么!绷闻空f,她之前是做服裝生意的,有時資金周轉(zhuǎn)不靈,最多的一次向張金枝借了3萬!斑@么好的人再沒有第二個了。”廖女士說這句話時,已經(jīng)泣不成聲。
記者:您覺得自己的母親是怎樣一個人?
梁先生:我是家里的獨生子,從小就有點受寵的感覺,年輕時也叛逆,總覺得媽媽很啰嗦,這也要說,那也要管。后來才慢慢發(fā)現(xiàn),她真的挺偉大。我家其實并不富有,她要為家里的各種事操心,吃了很多苦,可她從來不說,總惦記著我們怎么樣。她出車禍的6天前,我女兒出生了,她要幫我?guī)Ш⒆樱要照顧95歲的外婆,現(xiàn)在一想,都不知道她怎么挺得住,哪來這么多的精力。
記者:母親給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梁先生:是她出車禍那晚,和我拌嘴后她隱忍與沉默的背影。當(dāng)時真的是因為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就是馬桶上的一個什么部件,我媽要收起來,我覺得收起來難找,她堅持要收起來。我就不耐煩地說了幾句,讓她心里窩著氣出了門。一想到她騎車離家的背影,我就內(nèi)疚心痛。
記者:所以你后悔那晚和母親拌了嘴?
梁先生:非常后悔。再看到她時,她躺在了病床上,沒有了意識,無論我說什么她都再也聽不到了,這是我今生最大的遺憾。
記者:如果時光倒流,最想跟母親說一句什么話?
梁先生:我會對她說,對不起,兒子不孝,為了一點小事就惹您生氣,平時也沒花多少時間陪您,使現(xiàn)在歡樂的記憶那么少。
記者:您知道接受捐贈的一方是什么情況嗎?
梁先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們肯定需要幫助,將心比心地想,我的母親遭遇了車禍,如果需要器官移植才能恢復(fù)健康,我們也希望有人來捐贈。
我市紅十字會已登記130多例人體器官捐贈
市紅十字會副會長張國勇介紹,目前,在我市紅十字登記的已有130多例人體器官捐贈者。
張國勇說,由于受傳統(tǒng)思想影響根深蒂固,人們以前一度不能接受人體器官捐獻。近幾年來,這種思想觀念悄然有了改變,愿意捐獻器官的人逐漸增多。但張國勇也說,整體而言,目前我國器官需求者與捐獻者之間還是嚴(yán)重不對稱,“可以說是嚴(yán)重的供不應(yīng)求”。(株洲晚報 記者 李軍 通訊員 高蘭)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