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兒講“養(yǎng)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孩子是父母半輩子的牽掛 父母為孩子操碎了心,愁白了發(fā) 合肥一位九旬老母親,耳朵幾乎失聰 一個60多歲的兒子,從小失明
昏暗的房子里
擺放著陳舊的木質(zhì)家具
一臺早已壞掉的黑白電視機、一臺冰箱
一個電水壺,一個舊的不像樣子的電飯煲
是這個家中僅有的幾件電器
算上整齊擺放的鍋碗瓢盆、油鹽醬醋
這些就是一個家庭全部的家當(dāng)
在合肥經(jīng)開區(qū)方興小區(qū)
一處老舊房子里
住著一位92歲高齡的母親和她60多歲的兒子
母親年紀大了,耳朵幾乎失聰
兒子從小失明
已有十多年歷史的房屋早已斑駁不堪
墻面的裂紋猶如老人臉上的皺紋
過去的20年
母子倆一直相依為命
在92歲的老母親陳芝慧眼中
已經(jīng)六十多歲的劉正濤永遠是個孩子
劉正濤從小高度近視
由于家庭條件有限,情況逐漸嚴重
又加之患上了白內(nèi)障,從此失明在家。
1998年,父親去世
照顧兒子的重擔(dān)全部壓在陳芝慧的身上
為了照顧好兒子的生活
陳芝慧幾乎沒有出過一趟遠門
在兒子劉正濤的心中,母親就是她的雙眼
2013年剛剛搬到回遷房的時候
無論他去哪兒
母親都會緊緊的握著他的手
帶著他熟悉一點點房間的布局
如今家中的家具布局十幾年都沒有變過
“因為兒子看不到,熟悉了之后,不能亂動!
在這個家里
所有墻面半腰高的位置上
都有斑駁的痕跡
這些都是兒子十幾年在家
一直扶著墻走路摸出來的痕跡
隨著年事已高
已經(jīng)92歲的陳芝慧耳朵漸漸聽不見了
即使貼著她的耳朵大聲喊
她也只是能聽到一點點聲音
但是對于兒子的大聲呼喊
陳芝慧總是能明白他的意思
現(xiàn)在,陳芝慧的腿腳也不利索了
想站起來都要靠著手中的拐杖使力
即使如此,每天只要天氣好點
她還要帶著兒子一起在家門口逛逛
去家門口不遠的蔬菜超市買點青菜
走路時
母親負責(zé)帶路,兒子負責(zé)聽聲
買菜時
母親負責(zé)挑菜,兒子負責(zé)詢問價格
“這些年,要不是她悉心照料著,恐怕人早沒了!
說起這位老母親,鄰居紛紛豎起大拇指
“如果我走了,這孩子不知怎么辦?”
最近幾年
老母親嘮叨最多的就是這句話
身患高血壓的老母親
每天需要吃兩次降壓藥
現(xiàn)在家里存放一大袋吃過的藥盒子
90多歲的年紀
別人都是盡享兒孫的福
但這位老母親的生活卻在照顧兒子中度過
不離不棄
或許,這就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母愛吧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