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突發(fā)疾病,不方便去醫(yī)院,我們首先想到的是120。上個月,武漢有位65歲的婆婆突發(fā)疾病,她的外孫女小阮就是一名會急救的護士,而且近在咫尺,在搶救過程中,120救護人員也趕到參與搶救。可是事后,老人的外孫女小阮卻要向她的同行——120急救人員討一個道歉,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呢? 家人趕緊撥打120,與此同時,身為護士的小阮,不停地給外婆做心肺復蘇。 說起120的急救人員,連小阮的鄰居都忍不住要說上兩句。 最終,小阮的外婆還是沒能搶救過來,一想起當晚搶救的情形,小阮心里就憋屈得很。 急救是否符合標準? 幫女郎陪同家屬討說法 第二天,幫女郎陪同小阮來到武漢市急救中心。急救科的劉科長出示了當天的出車記錄:3月12號晚23:42分接警,23:48分發(fā)車,13分鐘后救護車到達了現(xiàn)場。可為何家屬說等了半個多小時呢? 那急救人員到達現(xiàn)場后,真如小阮和鄰居所說的搶救消極嗎?劉科長解釋,當時他們到現(xiàn)場時,看到小阮正在做心肺復蘇,他們就直接進行其他檢查。 而對于急救人員當時沒有帶氧氣瓶,劉科長說因為當時患者不需要了 。
劉科長表示,只要接到投訴,都會對出診醫(yī)護人員進行處罰。至于道歉,劉科長認為,醫(yī)護人員做法都符合常理,不能在人格方面對其進行侮辱。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