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2016年8月,上海三家醫(yī)院的三位老年病人遇到了一件極其相似的事情——三位老阿姨都花費近萬元,買了一種號稱能“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罕見特效藥。而事發(fā)后不久,老阿姨們不約而同地清醒了過來。她們發(fā)現(xiàn),自己買到的根本不是什么“特效藥”,而是上當受騙了。 是什么讓下面兩位老阿婆痛不欲生?又是誰讓她們成為了受害者?原來騙子使用了這套伎倆。 六步驟讓老阿姨們上套受騙 第一步:醫(yī)院附近遇到前來搭訕的陌生人 81歲的張阿姨經常去醫(yī)院看病配藥。事發(fā)當天,她在從醫(yī)院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個中年女子。 中年女子:“阿姨你這條褲子很風涼的! 張阿姨:“我這個褲子又不風涼的,最便宜的東西! 隨后,中年女子拿出一個東西給張阿姨看。 無獨有偶,王阿姨也在醫(yī)院門口遇到了一個來搭訕的陌生女人。陌生女人也對阿姨說:‘你穿得這套衣服倒還可以的!醢⒁虆s回應:“這有什么好的,這都是便宜的! 緊接著,陌生女人給王阿姨看了一樣“好東西”。 第二步:自稱“主任醫(yī)生”的女子恰巧路過 張阿姨:“你是哪一科的醫(yī)生?” “主任醫(yī)生”:“心內科的” 張阿姨:“我一直在心內科看,我怎么沒見過你?“ “主任醫(yī)生”:“我是剛轉過來的。你們在看的這個東西很好的! 另一邊,“主任醫(yī)生”對王阿姨說:“這個東西一般人是買不到的,主任級的醫(yī)生才可以在藥房里買到。今天正好巧,我要去開會和你說兩句。這個東西假如是野生的,上面有點皺的;假如不是野生的,就沒這種皺紋的。這個是好東西,尤其對你們心腦血管有毛病的人。” 第三步:“病人”來感謝“主任醫(yī)生”,信任度增加 就在這時,有一位“病人”來找‘這位楊醫(yī)生’,并說道:“楊主任,謝謝你哦!還好你幫我看病,告訴我這個東西很好的!病都吃好了!” 第四步:“主任醫(yī)生”開后門,幫忙去找賣藥老板 張阿姨:“這個賣多少錢?” “賣藥老板”:“便宜,5000元一斤,這里一共算你9900元! 王阿姨想買的“特效藥”,最后也被喊出了9500元的高價。 第五步:陌生中年女全程陪同,關鍵時刻主動借錢 張阿姨:“我出來看病,身上沒有帶那么多錢! 中年女子:“你身上有多少錢?” 張阿姨:“400元。” 中年女子:“我今天正好也要買藥,我有錢先借給你! 于是,中年女子從包里拿出一沓準備好的錢,拿給了“賣藥老板”。 第六步:中年女陪同取錢,又遇熱心路人伸援手 中年女子:“沒關系,我陪你去! 中年女子和張阿姨走到銀行ATM取款機面前的時候,中年女子找到了一位也在取錢的中年男子。于是,中年女子對他說:“師傅,你幫幫忙,幫我們操作一下好嗎?” 而中年男子樂意為之。 就這樣,在很短的時間里,三位老年病患都淪為了被害人。作為旁觀者,你可能覺得這個套路并不復雜,但試想一下,老年病患想要治病的心理,加上醫(yī)院周圍復雜的環(huán)境,確實要為他們捏一把汗。 買來的藥材實際就百來元 療效竟是... 原來,這個犯罪團伙由十人組成,其中五人為女性,五人為男性。 其中,女性犯罪嫌疑人負責搭訕、扮演醫(yī)生和“翹邊”;而男性犯罪嫌疑人則負責在附近望風、賣藥和保護。 那么,他們在兜售的藥是什么呢?告訴你讓你昏過去! 這個藥其實就是瑪卡,進貨是120元/斤。療效是補充抵抗力,對性有幫助。 藥材店老板 公訴機關認為,該犯罪團伙的行為已經涉嫌詐騙罪。2017年5月16日,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法院對本案作出一審判決: 從欺騙老人賣保健品,到醫(yī)院門口賣藥材。請各位童鞋把騙子的伎倆及時告訴各位年長的長輩們,給他們提個醒,讓他們生個心,留個意!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