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家住貴州遵義紅花崗區(qū)的16歲小剛(化名)左手手腕不幸受銳器傷斷裂,傷情慘不忍賭。值得慶幸的是,小剛被迅速送往遵義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燒傷整形、手顯微外科,經(jīng)過10余個小時的緊張手術,小剛斷腕成功再植接上。
據(jù)了解,這是遵義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首例的斷腕再植病例。目前,小剛再植斷腕血運良好,正在進一步對其感覺、運動功能進行康復治療。
3月22日上午10點20分,遵義市第一人民醫(yī)院120急救中心接到緊急救援電話,稱一名16歲男孩左手不幸受傷斷裂,情況十分嚴重。
當120急救車把小剛送來到醫(yī)院時,患者小剛已經(jīng)因疼痛及失血過多,處于休克狀態(tài)。光禿禿的左手腕處血涌如注,僅剩一公分寬皮膚掛著,手腕骨頭斷裂清晰可見。醫(yī)護人員迅速給小剛扎上了氣囊止血帶,斷端加壓包扎止血,同時快速建立靜脈通路抗休克治療...
是立刻截肢還是斷肢再植?遵義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燒傷整形、手顯微外科主任王德華立即在科室開展緊急術前討論,反復研究小剛的所有檢查資料,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
在征得小剛家屬的同意后,下午14時,手術正式開始,由王德華主任主刀實施。清創(chuàng),并標記受傷的血管和神經(jīng);固定骨折,重建斷肢的骨性支架;顯微鏡下吻合血管、神經(jīng),精心縫合十余條肌腱......手術一直持續(xù)到晚上24時。
時間一點點地過去,脫離身體的手被一點點地連接上,并且慢慢有了紅潤。在場的所有醫(yī)護人員都舒了一口氣。血管終于通了!斷肢遠端逐漸由蒼白變得紅潤,由干癟變得充盈,由冰涼逐步變得溫暖,皮緣周圍可見到滲血……斷肢再植手術順利結束。
王德華主任表示,目前小剛的術后情況良好,斷肢處血液供應良好,再配合后期對感覺、運動功能的康復治療等,相信小剛今后的手功能有望最大程度恢復。
王德華主任強調,斷肢的現(xiàn)場急救和搶時間是至關重要的。早期處理得好,可以為斷手再植贏得機會、創(chuàng)造條件、保留功能;若處理不當可導致出血過多、傷口感染、組織壞死等,并且增加了后期治療的困難,最后導致肢體功能的部分或大部分喪失,甚至失去斷手再植的機會。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