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中秋節(jié)本是萬家團圓的日子,可海門市民王女士的小女兒陸經,卻在這天和她永別。26歲的花樣年華卻因病凋零,但她捐獻出自己的眼角膜,幫助失明患者重現光明,“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xù)。這種大愛讓我們十分感動。
今年元旦期間,26歲的陸經被查出患有惡性腦膠質瘤。在上海手術切除后不幸復發(fā),半年來一直在醫(yī)院治療。母親王女士前后花費20萬元為女兒治病。
小陸的主治醫(yī)生虞聰:小陸的母親在女兒住院期間,了解到我們曾經有過一例主動捐獻眼角膜的事例,她決定在女兒離開人世之后主動捐獻眼角膜,幫助更多的人恢復光明。
國慶前夕,王女士聯系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表達了捐獻女兒眼角膜的意向。10月4日早晨6點,陸經不幸離世。家人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表》等資料上簽了字。9點15分,器官捐獻協(xié)調員宣讀悼詞、集體默哀后,醫(yī)護人員、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家屬代表向她的遺體三鞠躬。
器官捐獻協(xié)調員盛金鑫:母親說她女兒生性善良,樂于助人,也有捐獻眼角膜的想法,幫助身邊另外的人重新得到光明。
隨后,眼角膜摘取手術開始,醫(yī)生將剔透的眼角膜裝進了一只有液體的小瓶子里,之后對捐獻者的傷口進行了修復。
海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鐘志豪:她想幫她女兒完成一個心愿,把女兒的眼角膜捐獻出來,雖然女兒人走了但她的眼睛還留在世界上,能夠看到光明。
據了解,陸經是海門第二位眼角膜捐獻者,當地每年都有8到10名器官、遺體捐獻志愿者。
海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鐘志豪:到紅會詢問登記的人比較多,但真正完成捐獻的人比較少,像海門目前為止就兩例眼角膜捐獻。
在我國,角膜患者約有300萬,每年新發(fā)的感染性角膜病致盲患者超過10萬。每年都有二、三十萬盲人需要移植眼角膜,而如愿患者只有5000人。每一次的眼角膜捐贈讓我們感動,我們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更多的角膜病患者能夠重獲光明。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