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杭州城北的李女士是一位新晉媽媽,孩子才剛滿一周歲。 前幾天,孩子有一些發(fā)燒,這天上午,李女士便和婆婆一起帶著孩子去了附近的醫(yī)院?床〉倪^程很順利,可是就在在門診大廳等檢查報告的過程中,意外發(fā)生了。 孩子10個月的時候就已經會走路了,因此在報告的過程中,李女士把孩子放了下來,想讓他自己走走。 結果沒走兩步就出了事!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頭磕到了醫(yī)院公共座椅的椅背上,此處非常鋒利,孩子的頭上被割開了一個小口子,頓時血流如注。 這可把李女士嚇壞了,她趕緊抱起孩子沖到了兒科,兒科說去樓下的急診看看。李女士又一路狂奔至急癥室,讓醫(yī)生包扎?吹胶⒆恿髁诉@么多血,李女士的婆婆嚇得六神無主,連電話號碼都不會撥了…… 隨后李女士通知了自己的丈夫。做CT、縫針,三人一直折騰到晚上八點多才結束,把孩子帶回了家。孩子吃盡了苦頭,光縫針就縫了3遍! 第二天,李女士帶著孩子回去檢查傷口,這段時間里醫(yī)院并沒有聯系過她。 李女士找到快報“律師來了”,就是想問問律師,這件事醫(yī)院有責任嗎? 簽約律師:楊文娟 “律師來了”簽約律師,浙江澤大(義烏)律師事務所律師。擅長交通事故、人身損害、債務追討、刑事辯護、合同糾紛等領域的法律服務。 首先,受傷小孩系未成年,他的監(jiān)護人有監(jiān)護看管孩子的責任,小孩受傷,監(jiān)護人要承擔責任。 本案中,受傷小孩才一歲多,正是學走路的年紀,作為監(jiān)護人的媽媽和奶奶應該做到小心謹慎照顧。醫(yī)院作為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對于一歲多的孩子來說,存在的危險就更多了,孩子的監(jiān)護人讓小孩自己走路后碰到醫(yī)院的公共座椅頭部受傷,其沒有盡到看管照顧的義務,孩子的監(jiān)護人即媽媽和奶奶是要承擔主要的責任的。 其次,醫(yī)院是否要承擔責任則需要看院方對小孩的受傷是否有過錯。醫(yī)院是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在公共區(qū)域如走廊、等候就診區(qū)等設置公共座椅是正常的。而椅背處有危險部位也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么作為小孩的監(jiān)護人,更應做到讓小孩避免此處危險。 但是如果座椅存在瑕疵,例如邊角太過鋒利等,醫(yī)院沒有及時維修或更換,那么院方是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的。 小孩因頭部受傷就診而支出的醫(yī)療費用、美容費用,監(jiān)護人和院方根據各自所負責任進行承擔。 最后,提醒各位孩子家長,尤其是新晉的寶爸寶媽,一定要看管好自家寶貝,讓孩子遠離危險。尤其是學爬學步孩童,生活中有很多潛在的危險物,作為家長一定要謹慎,讓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探索這個世界,健康快樂的成長! 兒童安全問題,叮囑一百次、一千次、一萬次都不為過!各位家長,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