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譯飾演的白嘉軒剛把秦海璐飾演的仙草扛回家,還沒洞房呢,電視劇《白鹿原》就停播了。
雖然這是誰都沒有想到的事,但從開拍之初,整個《白鹿原》劇組就頂著不小的壓力。開播前,擔任該劇藝術總監(jiān)兼主演的張嘉譯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的采訪,“最感謝的就是幾個投資方,因為這類題材本就不太受市場的喜愛。別人的IP都是飛來飛去,我們的IP妝不化,還要曬得特黑,在那刨土!
說話間,刨土IP的演員之一何冰從二樓下來,看見張嘉譯后快步走過來,“昨天我第一次看片,你演得真不錯啊。”“我也夸你半天了。”何冰扭頭注意到記者的存在:“這是記者?嗨,咱倆這整得跟演似的。”
▲電視劇《白鹿原》
原著小說《白鹿原》,張嘉譯很早前就讀過,“那個時候理解得不深,但是特喜歡這股勁兒。特別親切,里面所有描寫的東西都特別熟悉!弊畛踉诮拥诫娨晞〉墓ぷ餮s時,張嘉譯拿到劇本一個星期都沒敢看。
“這個小說太難改了,它又太受關注,和電影相比電視劇的篇幅是最適合展現(xiàn)的。但是看小說的時候,我始終覺得沒有誰能把它改好,會遇到太多困難,人物命運、時間,很多問題很難改,如果忠于原著,那這些問題就要呈現(xiàn),如果回避問題,那就離原著越來越遠。編劇是申捷,我們以前就認識,他以前寫的戲就挺‘飛’的,所以我沒想到他能改得這么貼近原著。但是看了劇本,拿起來我就沒放下,改得太好了。后來見申捷,我當面跟他道歉,說我不應該懷疑你。”
這一次,張嘉譯除了是主演,還身兼藝術總監(jiān)的重任!八囆g總監(jiān)這事也跟性格有關。我和導演、制片人都是發(fā)小,20出頭我們就在一塊干活了。彼此都很了解對方,我就是一個愛管閑事的人。干演員的時候就愛管閑事,群演場面太多,副導演忙不過來,我演完戲,東西一扔,就幫著弄群演去了。這個習慣熟悉我的人都知道,但是不熟悉的人就會誤會,成戲霸了。”所以,《白鹿原》拍攝的時候,大家干脆給了張嘉譯個藝術總監(jiān)的頭銜,“就是給了我一個說話名頭,藝術總監(jiān),得!我名正言順了!
張嘉譯說自己在這行里面就是一個多面手,除了化妝干不了,其他都懂。他曾跟制片人開玩笑說,“我也就是演員干得好好的,要是真去干藝術總監(jiān),就沒你什么事了!
張嘉譯形容自己“就是一個俠客,比較豪氣。”
就拿請客吃飯這事來說,如今有錢了,喜歡請人吃飯,當年剛來北京打拼,沒什么錢的時候,也老搶著買單。《白鹿原》拍攝期間,所有演員在一起生活了好幾個月,大家都在一個微信群里。如今電視劇拍完已經快兩年了,這個群還一直特別活躍,“我在里面不夠活躍,就是有的時候總被他們逼著發(fā)紅包!
張嘉譯是西安人,拍《白鹿原》時他沒少盡地主之誼!澳鞘翘焯於急M啊。我們住的地方有一個大平臺,陜西就是吃烤肉,我就讓他們在哪支了個烤肉架子,拼一排能坐好幾十人的桌子,烤肉師傅帶著肉就上來了。來探班的都特別爽,張子健來探班的時候一看,好家伙,這40多人一塊吃烤肉。把人家酒店也折騰得夠嗆。”
不過,伙食好也有弊端,比如剛開拍攝時,張嘉譯號召大家一起減肥,“確實瘦了,但是反彈是不知不覺的。減的時候可費勁了,好不容易瘦了七八斤,一個星期,又胖回來了。有的扛住了,沒反彈,我是又胖回來了!
考上電影學院之前,張嘉譯是練摔跤的。“小時候比較淘,又特別愛運動,我們家那條胡同,挨著體委,離體育館也不遠,我就說去體校吧。我當時想練拳擊,我媽不讓,怕把鼻子、臉打歪了,就極力反對。”
報考拳擊需要戶口本,張嘉譯的母親就利用這點,不給兒子戶口本,他就沒法報名!暗w校招練摔跤的不要戶口本,我想那我就摔跤去吧!焙髞恚娪皩W院去西安招生,張嘉譯想著都是考大學,就去試了試。電影學院的考試中,有一項是才藝展示,張嘉譯別的特長沒有,但是會摔跤!靶误w展示的時候是想摔跤來的,但是一個人沒法練,后來老師說還是做廣播體操吧。表演即興小品的時候,我們班有個同學叫熱合曼,他小時候練過武術,我們倆就搭檔演了個小品。也沒輕沒重,拉扯過程中,就把他摔地上了。老師一看趕緊說行了行了,別真摔了!
▲少年時代的張嘉譯,感覺還是很瘦弱的
順利考上電影學院后,家里人都為他高興,張嘉譯的爸爸親自送兒子到北京入學,這也是他第一次獨自離家生活。
剛入學那會,張嘉譯最大的特點就是害羞,尤其是面對女同學,滿臉通紅,說不出話!暗谝粚W期排小品,我就沒跟女同學合作過,都是找男同學。跟女同學一起我不好意思,臉紅!崩蠋燅R精武為了糾正他害羞的毛病,在給全班同學上課的時候,特意安排給了張嘉譯一個帶“激情戲”的小品,讓他抱著女同學走上臺,放在床上,老師不喊停就不能停!暗潜蟻硗且环牛揖屯A。”即便如此,這對于當時的張嘉譯來說,已經是最大突破了。
不過,電影學院最終還是成了張嘉譯解放天性和放飛自我的福地。他曾一度成為學校的活躍分子。除了正常的上課和學習外,他和室友經常琢磨賺錢的招兒!拔覀冮_過‘洗衣店’,當時有兩臺舊洗衣機,一個是單桶的,一個是雙桶帶甩干的。樓上樓下游說同學來洗衣服,承諾人家10塊錢洗一個月。但是真的太累了,尤其那個單桶的洗衣機,洗出來,還得擰干了再晾,晾到最后都沒地方了!毕催^一次之后,幾個人就受不了了,覺得這活兒沒法干了,在水房貼了一個告示:“宣告洗衣店破產!
▲考考你的眼力,能否猜出哪個是張嘉譯
上個世紀80年代末,正是電視劇《上海灘》風靡的年代,“許文強太帥了,白圍巾、黑西服,剛入校的時候沒錢,后來一起打零工、拍廣告攢了五六百塊錢,我們一商量,干脆做個宿舍服。當時,我們宿舍只有一個男生有黑西服,剩下幾個人都沒有。”北影廠旁邊有一個裁縫,專門給北影廠出國的人做西服,幾個人就去西單扯了布料,去裁縫那一人做了一身。
“我們六個人一起就只穿過一次,因為第一次一起穿,每個人還圍著一條圍巾,各種顏色的,從樓上剛一下來就被院領導碰見了。說‘停!你們6個干嗎?都回去,以后不許同時兩個人以上穿這身衣服出來。’就這樣被制止了。”
張嘉譯從上學的時候就不愛管錢,跟宿舍同學基本上都是有錢一起花。“經常是上半個月吃小餐廳,后半個月,學校食堂要四兩米飯和一個饅頭,再要半份西紅柿!眲傞_始拍戲的時候,張嘉譯連銀行卡都沒有,別人發(fā)他錢,他就揣在褲兜里,每次見朋友褲兜都是鼓鼓的,然后就請朋友吃飯。沒錢的時候,他也是使勁買,去超市買個蚊香器,一下買五個,因為他覺得每個屋子都需要。
▲請客這事,確實是張嘉譯的最大特點
上大學期間,張嘉譯接的第一部戲,就遭遇了“被換角”。“那個時候,我留了一頭挺長的頭發(fā),到肩膀,然后接了一部電影,演鄉(xiāng)村教師。為了角色剃成了蓋頭,告訴我后天出發(fā)。結果第二天跟我說,推后幾天,當時合同都簽了。再過幾天,直接把我換掉了。那個時候我就知道這個行當不是那么容易的!
1991年,張嘉譯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yè),服從分配,回到西安電影制片廠。“回去的第一年給我分到了團委”,張嘉譯哈哈大笑,“在團委做了一年團干事,組織團委活動!爆F(xiàn)在說起來,張嘉譯一直很感謝團支部書記,雖然不讓外調,不讓去外面拍戲,但是廠里一有戲,書記就打報告,說我們這分配來了一個演員,我們得用。“那段時間,拍了兩個廠里的戲,坐了半年班。再后來就分到劇團,外出拍戲了!
這期間,張嘉譯也回過北京!盎貋硪院笠矝]有那么多戲可拍,就得為生計忙碌,拍廣告、當劇務,都干過,也住過地下室。我覺得與其在這耗著,還不如回西安呢,首先能賴在家里,吃穿不愁。沒事還能看看電影、看看書。而且,西安吃得也好,也呆慣了,發(fā)小都在!睆埣巫g這一呆就是9年。
9年之后,張嘉譯再次放棄安逸的生活回到北京,最大的原因就是:“當時覺得自己30了,人家都說三十而立,我這30歲還在玩。”其實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一直在西安,有適合他的角色會來找他。但發(fā)展空間也就這么大了,如果想繼續(xù)在這行走下去,就要去更大的平臺。
剛到北京時,張嘉譯其實沒什么錢,卻買了一套房子!岸际歉鴦e人,也是被騙了。我們一個宿舍的同學跟我說,讓我在他們家樓上買一套,零首付,交2萬塊錢,自己裝修一下就可以住了。結果買完才知道,人家只是拖后首付,半年之內必須交清。”半年之后,張嘉譯只能借錢還首付。
▲來北京后的第一部戲《前世今生》
▲《半路夫妻》與孫紅雷陳小藝搭檔
▲《使命》中也是男主角
▲電影《左右》里,還有不少“床戲”
他記得特別清楚,回到北京拍的第一部戲,就是好朋友劉惠寧導演的電視劇《前世今生》,“主角是兄弟三人,找的演員是丁志城、姜武、我。我這個角色是劉惠寧要求必須我演的。我從來沒有一部戲跟他說,我一定要上,你要幫我。但他就是想幫我,我知道!敝螅瑥埣巫g開始不停地拍戲,“現(xiàn)在大家老說《蝸居》,其實之前我拍了好多《前世今生》《半路夫妻》《使命》,包括電影《左右》,都是不錯的作品!
▲真正讓人記住張嘉譯,還是因為電視劇《蝸居》
張嘉譯到現(xiàn)在都記得,畢業(yè)時老師告訴他們,“你們都太年輕,真正有戲演,能扛得起來的時候,得到30歲以后,有成熟男人的感覺之后,才能有戲演。然后我們就一直按實力派來培養(yǎng)自己,等好不容易到了30歲,出來一拍戲,人家改看偶像劇了。這就是時代晃人,一晃一跟頭!
▲電視劇《心術》
▲電視劇《一仆二主》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