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伯特-威爾遜 羅伯特·威爾遜(1936~。虬l(fā)現(xiàn)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與彭齊亞斯分享了1978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的一半。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r.威爾遜和彭齊亞斯1964年的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使人們有可能獲得很久以前宇宙誕生時所發(fā)生的宇宙過程的信息”。貝爾實驗室的這兩位射電天文學家原打算利用喇叭形天線和激光掃描儀來精確測量包圍著我們的銀河系的氣暈所發(fā)射的無線電流。當調(diào)準他們的裝置時,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些更重要的東西——災變火球或大爆炸的微弱的回波。大約在150~200億年以前,正是在這種大爆炸中產(chǎn)生了化學元素。 在1929年天文學上一個較早期的重大發(fā)現(xiàn)中,哈勃(hubble)研究了遙遠星系所發(fā)出的光的紅移,他發(fā)現(xiàn)紅移量與距離成正比。按照多普勒原理,這意味著星系越遠,它離開地球的運動越快。這一結果使得理論家們,特別是g.伽莫夫提出,宇宙是從一次大爆炸開始的。在大爆炸中,高溫高壓火球變成現(xiàn)在如此廣泛彌漫于空間的物質(zhì)。隨著輻射膨脹,它的溫度在經(jīng)過一段時期(按照哈勃關系計算約為180億年)后從300k降到3k。威爾遜和彭齊亞斯的測量證實了這種背景輻射的存在。因此支持了大爆炸理論。 威爾遜于1936年生于得克薩斯州的休斯敦。作為賴斯大學的學生,由于少年時期對電子學的愛好,他起初攻讀電機工程學,后來改讀物理學。1962年,他以射電天文學方面的論文獲得加州理工學院的哲學博士學位。次年,他成為射電天文學研究員,F(xiàn)在,他是貝爾電話實驗室無線電物理部的主任。該部有14個人,他們除了從事射電天文學的研究外還從事微波固體器件、集成電路方面的研究。威爾遜特別對通過毫米波測量星際分子來研究銀河系中的暗云感興趣。威爾遜太太貝特西(betsy)說過,她對他的工作很理解,因為她的父親也是一個科學家。威爾遜夫婦有三個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