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來發(fā)(1862-1995年),務川茅天人,仡佬族,于1862年3月出生在務川石江坪安家坨。半歲時,因家貧,父親無力養(yǎng)活他,被送給茅天大幫嶺向老二做兒子,剛滿10歲,向老二夫妻先后去世,龔來發(fā)生活無著,跑到山坡上以野果、野菜度日,過了4年“野人”生活。他習慣于赤足在山間行走。白天在外找尋食,夜間在山洞或樹下睡覺。全身長著黑毛,人們稱他為“小野人”。他14歲那年,大幫嶺向禮全缺勞力,就上山找龔來發(fā),要他來家干活,龔來發(fā)就到了向禮全家,從此結束了“野人”生活。龔來發(fā)在向家干活勤勞,為人忠厚。向禮全先后生了3個男孩,年年收成也好,向禮全從內心喜歡龔來發(fā)。當向禮全年過六旬時,已是兒孫滿堂,家境較好。臨終時,給子孫留下遺言:“龔來發(fā)到我家后,我家人財兩發(fā),他就是大家的老人,不管他活到什么時候,都要好好贍養(yǎng)他。”龔來發(fā)在向家過了7代人,代代對他孝敬。村里人家,老小都稱他“老祖 ”。 龔來發(fā)一生務農,未婚。他不喝酒,不服藥,愛吸土煙,他的竹煙桿已陪伴他100多年了。吃的是粗茶淡飯,過去吃苞谷飯,晚年吃大米、苞谷混合飯。他性情開朗,愛說愛笑,尤其喜歡唱山歌。他所在的村子,三面群山環(huán)繞,森林茂密,村里人家房前屋后都栽有大片竹林。 中國老齡委員會和93全愛老行動組委會,在1993年老人節(jié)舉辦的“中國百歲壽星排座次”的活動中,他以131歲的高齡,榮獲“中國長壽之王”的稱號,頒發(fā)了證書和“金座椅”獎杯。從此全國各報社、刊物、廣播電視臺記者,紛紛前往茅天專門采訪報道。 河北省肅寧縣頤春茶廠,聘請龔來發(fā)為名譽廠長,每月贈給200元終身養(yǎng)老金;務川縣國營酒廠聘請為名譽廠長,每月給他200元終身養(yǎng)老金。他激動地說:“我一生經歷了幾個朝代,都沒有現在好,我感謝共產黨的大恩大德!” 龔來發(fā)因患肝炎病,于1995年3月12日下午1時在家中去世,享年133歲。 龔來發(fā),仡佬族,1993年10月22日被中國老齡委授予“中國長壽之王”。是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茅天鎮(zhèn)人。 1995年3日12日,龔來發(fā)在出生地去世,終年147歲。龔來發(fā)老人耳聰目明,平時愛抽土煙葉,喜喝少量米酒,一日兩餐,每餐半斤包谷飯,幾乎從未生過病。他在133歲前,仍堅持挑擔下田、割草喂豬等勞動。1981年不慎摔斷腿,從此不能走動。 全村300余戶苗族、仡佬族群眾都尊稱他為老祖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