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汕頭屏山巖
景點 |
汕頭屏山巖 |
介紹 |
屏山巖有一副對聯(lián):“屏山峭立西天嶺,巖寺憑依南島峰”。這是清末邑人張殿光所撰。又有一副對聯(lián)云:“屏藩毓秀圍青嶂,山水鐘靈涌壁巖”。這是民國時期高僧、上海圓明講堂圓英法師所撰。者兩幅對聯(lián)概括了屏山巖險要位置、雄偉氣勢和壯麗風光。
屏山巖座落于古城深澳后面的“西天嶺”,也稱金針峰的地方。喜歡攀登的人,從深澳水電站沿著大水管,踏過據(jù)說999級石階便可到達。不善攀登的人也不用愁,近年新開的兩條公路線可使汽車直達。汽車從深澳鎮(zhèn)向西沿山腰公路逶迤轉南上行,到雄鎮(zhèn)關折向西去,于果老山水庫轉過后花園,幾分鐘便可到達屏山巖;另一條路從縣城向東北沿公路上風能發(fā)電場,過大蘭口轉北向后花園,同樣可到達屏山巖。
屏山巖經過修葺和擴建,已成一座頗為壯觀的叢林古剎。高大的門樓正中懸掛著原廣東省政協(xié)主席吳南生題寫的“屏山巖”牌匾。進入門樓,便見彌勒佛笑口相迎。彌勒佛背后,手執(zhí)金剛的韋馱立像形象威武。內埕東西廂是祖堂和客廳,中座聳起一座高臺。踏著石級,上了拜亭,但見內外四根立柱上刻著對聯(lián):“翠竹黃華皆實相,清池皓月照禪心”、“定境寂時煩惱寂,持心平處世間平”。
拜亭后的大雄寶殿供奉釋迦如來佛和善賢菩薩、大勢濟菩薩,顯得寶像莊嚴;東西兩側各供奉達摩祖師和坑蘭菩薩。據(jù)說一身文官服飾的坑蘭,原是朝廷官員,曾為維護佛門利益竭誠盡力,死后被當作菩薩奉祀。大雄寶殿后,在古榕掩映之中是一處寬敞典雅雕欄玉砌的藏經樓。藏經樓除珍藏佛教典籍外,還供奉十八羅漢。藏經樓前東西兩室,分別是地藏閣和觀音閣。藏經樓后的高丘上,有一座拔地而起的七級浮屠“金針塔”,八面玲瓏,直揷霄漢。塔聯(lián)云:“登臨出世界,登道盤虛空,攀塔可以體驗一下古人的詩意。登上頂層,極目遠眺,云山霧海,古廓新綠,盡在眸中,而屏山巖的整體布局也呈現(xiàn)在眼前。屏山巖右側高坡,有一飛檐翹角,裝飾華麗的景亭,名為“賓山亭”。亭額是建亭僧人釋定持所題。建亭聽說是為紀念有功于寺的一位先人:相傳清朝初年,福建人黃賓山、林慈恒夫婦來到南澳,在深澳雙燕山西天嶺居住,以種養(yǎng)“金針菜”為生。一日忽夢老者指點,謂以所創(chuàng)宅地,悉捐佛門,自獲福蔭。兩老依言建寺,以后續(xù)建者,也以“賓山”名之,F(xiàn)賓山亭的石柱上,銘刻著許多副對聯(lián):“賓山高曉日,亭數(shù)落煙霞”、“賓貢隨和慈性定,山吞獵虎恒心持”、“賓山至理通禪理,慈恒誠心即佛心”。對聯(lián)嵌入了賓山、慈恒、定持的名字。亭側有重刻的清代《賓山巖田畝碑記》,記述保護賓山巖的有關情況。
賓山寺前小池中央還有一尊高達十余米的觀音石雕像,高2米的像座外圍包著金屬片制成的蓮花瓣,利用電力使蓮花瓣貼水面旋轉,形成一道奇特的景觀。
屏山巖的鐘靈毓秀,曾吸引古今諸多文人墨客的題詠。寺前水池的一側建有一座古樸典雅的詩碑廊,潮汕當代名賢及詩家的詩墨題詠都鐫刻在一方方的碑石上,游人可一邊賞景一邊品味詩人的佳作。
|
位置 |
廣東汕頭
|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