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雞公石
景點 |
雞公石 |
介紹 |
從長江第一灣溯金沙江而上,在上江鄉(xiāng)良美村地界的江心上,會看見一個形狀酷似振翅啼鳴之雄雞的石島,仿佛在不停地向人報曉。這個石筍島,就是民間稱譽的雞公石,也是文人稱嘆的“江上普陀”。
若乘舟到石島,就可細細領(lǐng)略這個高出水面160米、方圓約400平方米的人間勝景的風(fēng)采。這個小島濃蔭蔽日、草木青翠,有數(shù)畝農(nóng)田養(yǎng)育著江岸的百姓。修鑿有石階路的石峰;則峭壁環(huán)繞,勢如刀削。歷史上,人們曾在雞公石頂上修建觀音閣,每逢農(nóng)歷二月十九日,是隆重的觀音會期。從沿江兩岸的金江、巨甸、塔城和劍川、鶴慶以及四川鄉(xiāng)城德榮一帶的善男信女,把良美村和雞公石島擠得水泄不通。當(dāng)時,觀音閣里還演戲供人觀看,人們拜觀音、觀戲、吟詩作畫。
關(guān)于雞公石的來歷,民間還有一種傳說。傳說在很久以前,巴顏喀拉山神想把金沙江之虎跳峽至塔城一帶變成汪洋大海,決定利用虎跳峽江岸險峻、江面狹窄的地勢,用神石堵水,使江流漫溢為海。山神命令兩個神石趕往虎跳峽,期限為第二天雞叫前。兩個神石從巴顏喀拉山腳下趕來,半夜里方趕到云南境內(nèi),其中一個神石實在走不動了,在良美村前稍事休息。觀音菩薩知曉巴顏喀拉山的惡意,想法阻止其行為,拯救眾生。趁神石休息之時,她叫醒良美村的公雞們,使其齊聲啼鳴。正在趕路和休息的神石一聽雞叫,便失去了神力,正在休息的神石就永遠地停在這里了。此石形狀頗似雄雞,又因傳說中的情節(jié),就被人們稱為雞公石了。因廟會活動的興盛,人們又稱其為“江上普陀”。
|
位置 |
云南麗江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