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三潭印月
景點 |
三潭印月 |
介紹 |
三潭印月又稱小瀛洲,島蔭凝秀,園林精雅,文脈蘊藉,豐姿綽約,名列西湖十景,尤以仲秋時節(jié)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與賞月人心中各有寄托的“明月”上下輝映、神思遄飛而為秋游者所必到。
三潭印月島前身是吳越水心保寧寺寺基,明代繞基筑堤圍成湖中湖,清末重構(gòu)大格局留存至今。全島面積7公頃,居西湖人工三島之首。島上水面,南北曲橋,東西土堤,天光云影,碧水鏡開,花木扶疏,魚鳥相悅,亭臺雅潔,移步換景。
坐船人登上小瀛洲穿過九曲橋來到“我心相印”亭,鼎立于盈盈碧水之上的三座葫蘆形石塔便映入眼簾。傳說中,這三個石塔是巧匠魯班兄妹為除掉在西湖為害的黑魚精而雕的石香爐的三只腳,因為香爐是將黑魚精倒扣在湖心里,所以只露出香爐的腳。
其實這三座石塔最初是北宋詩人蘇東坡疏浚西湖時所立的,這三座瓶形石塔為觀察標(biāo)志,他規(guī)定三塔之內(nèi)不準(zhǔn)種植菱藕,以防西湖淤塞。至元代,三塔被毀,現(xiàn)在所見的三塔是明代重建的。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體上排列著五個等距離圓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紙,塔中點燃燈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現(xiàn)許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確實難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明人張寧詩云:“片月生滄海,三潭處處明。夜船歌舞處,人在鏡中行”。
現(xiàn)有開網(wǎng)亭、閑放臺、先賢祠、迎翠軒、花鳥廳、我心相印亭、曲橋及九獅石等景。岸上金桂婆娑,柳綠花明,與雕欄畫棟的建筑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園中有園,曲回多變,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園的藝術(shù)特色。
|
位置 |
浙江杭州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