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天平山為國家太湖名勝區(qū)木瀆景區(qū)主要景點之一,是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位于蘇州城西約14公里,海拔221米,山勢高峻,因山頂正平故名,是一個人文及自然景觀都比較豐富的景區(qū)。
天平山以怪石、清泉、紅楓“三絕”著稱,山上奇石嶙峋,危聳峭峻,似封建時代大臣朝見皇帝用的附笏一樣,人稱“萬笏朝天”山腰有缽盂泉,又名白云泉,泉水醇厚甘冽,相傳茶圣陸羽品評為“吳中第一水”。山東南麓之古楓林,為明代萬歷年間宋代名臣范仲淹十七世孫范允臨從福建帶回,植于這祖瑩之地,F(xiàn)存158棵,深秋時節(jié),滿山紅葉若紅霞繚繞,層層片片,蔚為壯大觀,有“天平紅楓甲天下”之譽,迄今已舉辦了四屆紅楓節(jié),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
唐代以來,天平就是江南著名旅游勝地,白居易、范仲淹、唐伯虎、乾隆皇帝等名人,留下了眾多的詩詞、游記和遺跡,令游人訪古尋勝。入山門有乾隆皇帝御賜“高義園”牌坊、接駕亭、古景塘西側(cè)古楓林中有御碑亭、范文正公忠烈廟諸勝。一九八九年,為紀(jì)念范仲淹誕生一千周年,在忠烈廟前重建“先憂后樂”坊。天平山莊是一組占0.53公頃的古建筑群,為范允臨始建,樓堂廊榭,依山而筑,山石,池水,花木點綴其間,更現(xiàn)山林之趣,為了讓眾多游人了解范仲淹的“先憂后樂”精神,在歲寒堂開設(shè)了范仲淹紀(jì)念館,94年11月對外開放,95年度被蘇州市委、市府命名為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xiàn)已接待從多中小學(xué)生和廣大游客。
從登天平路,經(jīng)一線天、飛來石、望楓臺到中白云亭,繼而向上,過卓筆峰、照湖鏡至去上山頂,環(huán)顧四周,近看遠(yuǎn)眺,農(nóng)田林網(wǎng),延綿群山,浩瀚太湖,繪制成一幅充滿時代氣息的江南山水書卷,瑰麗壯觀,生機(jī)勃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