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景點 |
罨畫池 |
介紹 |
罨畫池位于城區(qū)中心,占地約38畝,素有川西名園之稱,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園大門的仿明清建筑系新近規(guī)劃之作,不久,園區(qū)將按規(guī)劃擴大至百畝左右。罨畫池歷史攸,始建于唐代,成勝景于宋代。亦曾稱"東亭"、"東湖"! √扑螘r期的罨畫池為官司府地方官們待客的花園,其景色以梅花和菱花煙柳為勝,直至明、清都被譽為蜀州勝景。唐朝詩人裴迪任蜀州(今崇州)刺史時曾邀杜甫登臨,杜甫曾作《和裴迪登臨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一詩,贊頌"東閣觀梅動詩興"。宋代愛國詩人陸游任蜀州通判后,留下100多首寄懷蜀州的詩篇,其中就有10多首描繪了罨畫池的梅花和荷花。如《次韻張季長正字梅花》有詩句:"插瓶直欲連全樹"!度漳褐梁稀酚性娋"紅凋荷更香"。足見當時罨畫池的梅花與荷花已成勝景。"罨畫池"之名,今存文獻可考者始見于宋仁守嘉佑二年(1057年),江原縣令趙汴應友人楊瑜之邀游覽時留下的詩句:"占勝芳菲地,標名罨畫池。" 元、明、清時代,官府對罨畫池均不斷增修。僅清代,在康熙、乾隆、咸豐、光緒年間均曾修葺。民國5年(1916年)辟為公園。建國后政府多次維修,1955年廢東門,在北面繁華的大東街新開大門上,改稱人民公園。1974年,再次增修亭、榭、廊、軒。1981年更名為罨畫池公園! ∪缃瘢貎(nèi)荷花勝景雖不復存在,但池畔紅梅之盛仍馳名川西,琴鶴堂、問梅山館、湖心亭、望月樓等建筑古樸典雅,諸景點之間或云墻環(huán)護、花木掩映,或曲徑相愛、枝葉相接。根據(jù)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小說《紅樓夢》改編的電影,有不少鏡頭都在罨畫池拍攝而成。游罨畫池,會有一種再入唐時畫境、池波寄意無窮的感覺。
|
位置 |
四川成都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