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shí)!
靈峰禪寺
景點(diǎn) |
靈峰禪寺 |
介紹 |
建于大瓶壺上(今屬鄔隘鄉(xiāng))。前身為普定禪師精舍,始建于東漢明帝永平十六年(73)名為佛國道場。唐元和、長慶間,住僧懷益募里人劉軫舍產(chǎn)首創(chuàng)殿宇,更名為靈巖禪院。后梁開平四年(910)全禪師自阿育王寺至山,復(fù)興寺宇,名瓶壺院。后周廣順元年(951)改寺名為明州定海縣保安禪院。寧治平元年(1064)敕改靈峰寺,靈峰之名由此始。歷代多次修葺。青咸豐間寺毀,光緒初年重建葛仙殿,招僧居住,光緒十四年(1888)建佛殿5間、客房14間,后又建方丈殿、前進(jìn)殿和峰樓等。山麓有靈峰下院,建有按指堂、云深軒,咸豐間毀圮。數(shù)里外有演法堂,傳為晉葛玄修煉處,早圮廢。靈峰寺屋在“文化大革命”時拆作他用,僅存寺基,90年代初開始修復(fù)。址廣約里許,寺后有蜃潭,以蜃氣出沒占晴雨。寺旁有甘泉從石罅流出,久旱不涸。有方竹偶生巖谷,傳為葛仙翁與寺僧道安共飯時插箸成竹,故又名箸竹。寺下有七佛巖,巖下有丹,傳葛玄(亦傳葛洪)曾在此煉丹,今猶在。寺址內(nèi)有櫻花樹一株,傳為清康熙時日本僧人所植,山后有日僧墓葬,碑銘“扶桑入懷”今均存。 民間多葛仙翁傳說,信眾遍布附近各縣。民國時上山禮佛者年約數(shù)萬人。其部分香金曾充靈巖區(qū)教育經(jīng)費(fèi)。1953年夏歷三月初三正清明日,上山禮佛者達(dá)6萬人。近年逢夏歷四月初十前后和五月初五香期,上山禮佛者仍眾。
|
位置 |
浙江寧波
|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