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湖州城東南隅,是城內(nèi)最大的游覽勝地,元代書法家趙孟頫于此處建造別墅,開辟蓮花池,建造松月齋、水月亭等,始名蓮花莊。 蓮花莊是趙孟頫幼年讀書之處,他中年在外地也不時來此小憩,老年歸里后生活于此。蓮花莊明代仍保存完好,清末遭毀。1986年湖州市人民政府予以修復(fù),并將毗連的潛園(清代歸安著名藏書家陸心源的別墅)劃入,使之連成一片?偯娣e為112畝,其中三分之一為水面,分成三個景區(qū)。西區(qū)臨橫塘路為大門,門額是著名書法家趙樸初題寫的。進門左側(cè)有趙孟頫手筆《吳興賦》全文石碑,碑前有青卞居,后有集芳園,右側(cè)有請勝池,后有低丘起伏,臨池建松齋、鷗波亭、齋與亭以回廊相連。蓮花莊的主要景點有松月齋、大雅堂、集芳園、曉清閣、題山樓、鷗波亭等十余處。 全園以水見長, 亭榭樓閣,傍水而立,奇態(tài)湖石,精心壘疊,展現(xiàn)了江南水鄉(xiāng)和園林合壁的特色。在重修時精心構(gòu)思,配以古今名家墨跡,力求恢復(fù)名園原貌,使蓮花與翰墨共芬芳,園林與文物同輝映。如今的蓮花莊清風碧波,噴泉濺涌,紅魚白鱗,游艇戲逐;小橋流水,奇峰異石,亭榭樓閣,古樸典雅;春醉桃楊,夏沁風荷 ,霜染楓菊,雪映松竹;四季景色,因時而異,使人領(lǐng)略不盡,品味不絕。 齋西側(cè)的蓮花峰是趙孟頫時代的舊物,上刻蓮花峰篆字,正是他的手跡,峰上的題山樓、松雪齋與鷗波亭是趙孟頫一生中最堪紀念的建筑物,他的許多杰作都在此完成。 重建后的蓮花莊,四時景色各異,品味不竭,莊內(nèi)還有當代書畫名家題字,是人文藝術(shù)愛好者的旅游首選.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市人民政府為恢復(fù)歷史名園,造福人民,1986年撥款重建蓮花莊,并將毗連的潛園(原系清代歸安著名藏書家陸心源的別業(yè))劃入,使其連成一片。重建后的蓮花莊,占地112畝,其中三分之一是水面,湖光瀲滟的水面上,配以洲嶼、曲廊、水榭等建筑,亭閣樓臺,花木掩映,使蓮花莊成為一處絕妙的游覽勝地。1987年春節(jié)正式開放,全城聯(lián)袂游覽,為之傾動。 蓮花莊園門呈絳紅色,面向苕溪,門額為著名書法家趙樸初手筆,“蓮花莊”三字、氣韻生動,平淡天然,頗有趙吳興筆意。一抹粉墻迤邐兩側(cè),墻上綴以朵朵蓮花圖形。進園門,左側(cè)有一巨石,鐫刻著趙孟兆頁撰并書的《吳興賦》全文,洋洋灑灑九百余字,備述湖州山水清遠,物華人杰之盛況,附近壁間還嵌有趙氏父子的《吳興山水清遠圖》及“記”碑刻,勾勒湖州形勝,圖文并茂。園門右側(cè)是“青卞居”茶室,以趙孟頫之甥王蒙的“青卞隱居”圖名為室號。園中的“題山樓”是紀念趙孟兆頁之妻管道升的。管夫人雅愛詞章,尤工書畫,擅墨竹梅蘭,筆意清逸,是一代才女。 園中的亭榭樓閣,傍水而立,溪光合作,倒影成雙,堪稱“水晶宮”。園內(nèi)置有二千多噸太湖石,精心壘疊,或聚或散,或高或低,或在池中,或傍岸邊,把全園的處處水面綴連成片。進入潛園,綠蔭深深,幽靜異常。此處是清末著名基藏書家陸心源的私家花園,曲徑回廊,別有一番風韻。特別名貴的是那座高3.8米,寬約1.2米的“蓮花峰”,為太湖石中之精品,原為趙孟兆頁“松雪齋”故物,上刻有“蓮花峰”三篆字,相傳為趙氏手跡。明代沈夢麟《松雪齋池中太湖石詩》“魏公池上玉芙蓉,元氣淋漓濕貝宮,漢女梳頭云冉冉,天丁鑿翠雨瓏瓏,……”吟詠的當指此石。現(xiàn)為湖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