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覺山寺
景點 |
覺山寺 |
介紹 |
覺山寺又名普照寺,位于靈丘縣城東南10公里的紅石楞鄉(xiāng)覺山村,四周群山環(huán)抱,背靠鐘山,西臨唐河。據(jù)清康熙《靈丘縣志》載,該寺創(chuàng)建于北魏太和七年(483),遼、明、清多次修葺,F(xiàn)存廟宇多為清代重修。寺院建筑分廟宇和磚塔兩大部分。寺廟由三條軸線、三進院落、30余座殿宇組成。 從山門向北的東軸依次為魁星閣、碑廳、梆樓、點樓、金剛殿、彌勒殿;中軸為山門鐘樓、鼓樓、天王殿、韋馱殿;西軸為文昌閣、藏經(jīng)樓、羅漢殿、貴真殿。各軸均有配廂?傆嬑萦134間,占地8100平方米。全部建筑依傍山勢,自前向后逐步升高。 磚塔建于西軸前院中部,現(xiàn)存塔重建于遼大安六年(1090),為平面八角十三級密檐式磚構塔,總高43.54米。下部施雙層基座。第一層呈方形,邊長為19.6米,上置八角須彌座,座上設普柏枋,上承平座斗拱。塔身第一層由塔壁和內室組成,平面八角,南北開券門,塔室中心柱南雕臥佛1尊,柱北雕千手觀音,四壁繪有60平方米的遼代壁畫,至為珍貴。
塔的2—13層用斗拱支撐挑出的窟檐,密檐層層遞減,頂部作攢尖式,上置鐵剎。整個磚塔雄深剛健,磚雕精美,玲瓏壯觀,是我國現(xiàn)存遼塔的典范。位于寺西南側約百米處的山丘上,有一5.23米高的小磚塔。塔側一井,深30丈。三者合稱“塔井三奇”。寺院存有遼、明、清各代碑刻11通。
覺山寺位于靈丘縣城東南15公里的覺山山腰。覺山又稱懸鐘山。寺周高山環(huán)抱,寺內古柏森森,景色宜人。寺院創(chuàng)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 483)。寺內建筑分三條軸線,每條軸線從前至后都有三層院落。中軸線上有山門、鐘鼓樓、前殿、中殿和東殿。
東、西、中三條軸線并立,四周圍墻整齊。寺塔經(jīng)遼代大安六年(1090)重修后,雖經(jīng)元、明兩代多次地震,至今仍巍然屹立。塔高13層,平面呈八角形,密檐實心磚砌。塔內有八角形塔寶,中心有八角形塔心柱。底層可攀登,內有木雕臥佛一尊,四壁有壁畫。塔座周圍有磚雕歌舞伎,是遼代磚雕藝術的珍品。
|
位置 |
山西大同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