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新安碑園
景點 |
新安碑園 |
介紹 |
新安碑園坐落于安徽省歙縣城西練江對岸,主要建筑包括三個部分。一是長達200余米的碑廊,蜿蜒曲折,給游人以幽深之感,廊內(nèi)壁龕,外加護罩,用以陳列碑石。隨著碑廊的延伸,有一道道古老的柱欄、望柱相伴,欄、柱上工致的雕刻,均出于明萬歷年間名人的刀筆,為不可多得的藝術(shù)佳品。二是“披云小筑”,是一幢三開間仿明清風(fēng)格的平房,房前有庭,房后有院,內(nèi)部的門窗式樣、磚雕紋飾,顯示出微州古建筑的獨特風(fēng)格。三是“兩清堂”,其堂名是由于這里藏有著名的兩部碑帖——《余清齋帖》和《請鑒堂帖》——而得。此外,假山、水池、亭榭、小橋點綴其間,花墻、漏窗、門洞相互通透,使它成為歙縣一大名勝。 新安碑園共收藏、陳列歷代碑刻和名帖刻石200余塊。其中《余清齋帖》和《清鑒堂帖》兩套法帖,匯集了從晉到明各大家的珍品名件,一直為后代書法界所推崇!队嗲妪S帖》刻自明萬歷中期,所匯名帖原為明代吳國廷家藏。吳國廷,又名吳廷,歙縣南豐人,一生崇碑尚帖,收藏晉、唐名跡甚富,是當(dāng)時有名的收藏家。《歙縣志》記載:“清大內(nèi)所藏書畫,其尤佳者,半為(吳)廷舊藏,有其印記!眳鞘线延聘當(dāng)時大書法家董其昌、陳繼儒,對其所藏進行鑒定、評判,并由歙縣名書畫家楊明時(字不棄)雙鉤上石,將其所藏書法名件匯刻成帖,共有正篇六冊,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八月上石;繼篇二冊,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六月上石。此帖所收的世傳珍品,如東晉書法家王右軍十七帖,為唐人核定和雙鉤本,并有明初文學(xué)大家宋濂題跋,吳國廷自豪地說:“當(dāng)為天下十七帖第一,今入內(nèi)府,因摹上石!睏蠲鲿r也因摹《余清齋帖》上石,而“一時名噪天下!薄肚彖b堂帖》問世,稍晚于《余清齋帖》,由明代另一著名收藏家吳楨收藏并匯刻。吳楨,名周生,歙縣莘墟人。他與董其昌、陳繼儒是好友,其藏品也由董、陳兩人鑒定、評跋。此帖刻于崇幀七年(163年),《歙縣志》評價:“其目較《余清(齋帖)》為多,鉤摹亦精!彼沼袕臅x代到明代24位名家的31件作品,其中有東晉王羲之《澄清堂主帖》二卷,唐虞世南、褚遂良、歐陽洵、懷素,來黃庭堅、米帝,元趙孟睿,所以歷來為書法界所重視。 新安碑園,在狹窄的面積上,布局合理,設(shè)計奇巧。優(yōu)美的自然風(fēng)光,奇特的園林設(shè)計,珍貴的碑刻藝術(shù),和諧地融合為一體,深得中外旅游者的喜愛,尤其受到書法愛好者的贊賞。
新安碑園緊鄰太白樓,此景區(qū)將碑園與園林溶為一體,整個建筑依山就勢,多式花墻、漏窗、洞門相互通透,碑廊曲折起伏蜿蜓200多米。高處立亭,洼處蓄池,竹影婆娑,為徽州私家花園的風(fēng)格,其園筑于披云峰上,有峰有樓有水,雖然咫尺之地,卻是博大胸懷,饒有山野情趣。碑園的廊龕中,陳列著歙縣明萬歷年間收藏家吳廷收藏、鐫刻的《余清齋帖》,以及歙縣明崇禎年間收藏家吳楨所刻的《清鑒堂帖》。這兩套碑貼共200余塊,收集自晉至明歷代中國書法大師代表作,精心雕刻,人稱稀世珍本。 日本藏有這套碑帖的完整拓本并視為法帖。
|
位置 |
安徽黃山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