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詩析義》卷一百七十四 集部二十七
《陶詩析義》·二卷(福建巡撫采進本)
明黃文煥撰。文煥有《詩經(jīng)考》,已著錄。崇禎中文煥以召試擢翰林。會其鄉(xiāng)人黃道周以論楊嗣昌、陳新甲逮問,詞連文煥,同下詔獄。獄中箋注《楚辭聽直》八卷,并著此書!蹲孕颉匪^“首夏之廿五日,襆被就白云”者是也。其析義之例有三,一曰練句練章,不專平淡;一曰憂時念亂,不徒隱逸;一曰理學(xué)標(biāo)宗,圣賢自任。每首附批句下,而又總論於篇末。陶詩之妙,所謂寄至味於淡泊,發(fā)纖秾於簡古,其神理在筆墨之外。可以涵泳與化,而不可一字一句求之於町畦之內(nèi)。如伯英、逸少之跡,不可鉤摹以波磔;襄陽、云林之書,不可比量以形象。文煥遭逢世難,借以寓意則可,必謂得陶之精微則不然也。別本或作四卷,又附以文煥自作《赭留集》一卷,雖意求附驥,而事類續(xù)貂,今析出別著於錄焉。
卷一百七十四 集部二十七
○別集類存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