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卷六十八 史部二十四
《山西通志》·二百三十卷(通行本)
國朝巡撫山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覺羅石麟等監(jiān)修。山西之有《通志》,始於明成化中督學(xué)僉事胡謐,后嘉靖中副使周斯盛、萬歷中按察使李維禎,皆踵事排纂。至本朝康熙壬戌,督學(xué)道劉梅又因舊本重編,凡五易稿而始成。分類共三十有二,所增輯甚伙,而訛復(fù)者亦頗不少。雍正七年,石麟等奉詔纂輯,乃開局會城,因舊本續(xù)加增訂。旁咨博訪,廣其類為四十。凡遺聞故事,比舊加詳。其發(fā)凡起例者為原任庶吉士儲大文。大文於地理之學(xué)頗能研究,所著《存硯樓集》,訂正輿記者為多。故此志山川形勢,率得其要領(lǐng)。其特立《經(jīng)籍》一門,乃用施宿《會稽志》、袁桷《四明志》之例,亦有資考據(jù)云。
卷六十八 史部二十四
○地理類一
古之地志,載方域、山川、風(fēng)俗、物產(chǎn)而已,其書今不可見。然《禹貢》、《周禮·職方氏》,其大較矣!对涂たh志》頗涉古跡,蓋用《山海經(jīng)》例!短藉居钣洝吩鲆匀宋,又偶及藝文,於是為州縣志書之濫觴。元明以后,體例相沿。列傳侔乎家牒,藝文溢於總集。末大於本,而輿圖反若附錄。其間假借夸飾,以侈風(fēng)土者,抑又甚焉。王士禎稱《漢中府志》載木牛流馬法,《武功縣志》載織錦璇璣圖,此文士愛博之談,非古法也。然踵事增華,勢難遽返。今惟去泰去甚,擇尤雅者錄之。凡蕪濫之編,皆斥而存目。其編類,首宮殿疏,尊宸居也。次總志,大一統(tǒng)也。次都會郡縣,辨方域也。次河防,次邊防,崇實用也。次山川,次古跡,次雜記,次游記,備考核也。次外紀(jì),廣見聞也。若夫《山海經(jīng)》、《十洲記》之屬,體雜小說,則各從其本類,茲不錄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