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鈔通考》卷八十四 史部四十
《寶鈔通考》·八卷(永樂大典本)
元武祺撰。祺里貫未詳。至正十三年為戶部尚書,因當時鈔法漸壞,浮議者但以不動鈔本為名,而不詳流通之實。乃歷考中統(tǒng)以后八十馀年中鈔法,撰為此書。大旨謂自世祖至元二十四年至武宗至大四年,二十五年中印者多,燒者少,流轉廣而鈔法通。自仁宗皇慶元年至延祐七年,共九年,印雖多而燒亦多,流轉漸少,鈔法始壞。自英宗至治元年至三年,共八年,印雖多而燒者寡,流轉愈多,鈔法愈壞。自泰定元年至至順三年,印者少而燒者多,流轉絕無,鈔法大壞。復合計六十四年中,總印鈔五千九百五萬六千馀錠,總支五千六百二十馀萬錠,總燒三千六百馀萬錠,民間流轉不及二萬錠。以《經世大典》所載南北戶口民數計之,其無鈔可用者至二千萬戶之多。民生安得而不匱,財用安得而不絀乎?其言可為行鈔之戒!对贰な池浿尽匪d鈔法,僅詳其制度數目,而於財之息耗、民之貧富,未之詳言。似乎未見祺書。存此一編,亦可以補史之闕。然此書在當日為洞悉利弊之言,在今日則鈔法之不可行,無智愚皆能知之,無待縷陳矣。故撮舉大要,附存其目,而書則不復錄焉。
卷八十四 史部四十
○政書類存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