菑
zī
①<動(dòng)>開荒。《尚書?大浩》:“厥父~,厥子乃弗肯播!
②<名>初耕一年的地土。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宿秉!。”
zì
①<動(dòng)>通“倳”。樹立;插入《周禮?考工記?輪人》:“察其~蚤不齲,剛輪雖敝不匡!
②<名>直立而枯死的樹木!盾髯?非相》:“周公之狀,身如斷~!
zāi
<名>通“災(zāi)”。禍害;災(zāi)害《詩(shī)經(jīng)?大雅?生民》:“無(wú)~無(wú)害!
本查詢收集了幾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詩(shī)歌、詞典)中存在的古文漢字的解釋,共計(jì)389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