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看中醫(yī),我們知道,醫(yī)生和患者必須面對面.通過“望聞問切”等形式診斷,而“電話問診”您可能聞所未聞.但在長沙天心區(qū)凱瑞大廈15樓的一家“綠成”電子商務公司,搖身一變簡直就成了一家私人醫(yī)院,他們在58同城等多家招聘平臺發(fā)布招聘信息,批量式培訓“電話銷售”人員,而這些人實際充當著“中醫(yī)醫(yī)師”,幫人電話看病。醫(yī)生真的這么好當嗎?“綠成商務”網絡招聘 三天培訓“中醫(yī)名師”?
“綠成商務”網絡招聘
謊稱“中醫(yī)名師”電話問診
來自邵陽的劉同學,最近在求職中,進入了這家“綠成”電子商務公司.可他發(fā)現(xiàn),這家公司培訓的內容就是專門騙老人的錢.
這位名叫陳誠的公司負責人在崗前培訓中反復強調著“話術”二字。而所謂的話術其實是以健康普查工作為名,圍繞著中老年人的老慢病做文章。記者學習了三天之后發(fā)現(xiàn),電話銷售的整體內容無非體現(xiàn)這樣幾個關鍵詞。首先要上危害,做渲染。
“上危害,做渲染”是怎么唬人就怎么來,接下來最難的一步,陳誠說是在通話過程中“建立信任”。通過“建立信任”的環(huán)節(jié)摸底患者病情,甚至正在吃什么藥都必須記錄,最終就是為了“抬權威”。
公司員工平均年齡20歲
滿耳都是“蒼老”聲音
打電話給老年人,渲染各類老年病的危害,然后建立信任,最后再假冒權威醫(yī)師,這就是三天的所謂“培訓”內容。三天培訓之后記者在“綠成”電子商務公司正式上崗。接下來,該公司便開始對“電話問診”的銷售人員排兵布陣了。
在綠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內記者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張登記表格,從身份證號來看,鋪墊組的十名成員,年齡最小為2001年出生,最大的也不過1995年出生,僅23歲.
聊天中傳出老人家聲音的辦公室在綠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辦公間的隔間內,記者在長達一周的臥底中從未見過該公司有老年人出入,可偏偏辦公間內卻不斷傳來老教授的聲音,當記者試圖進入該辦公間時,則立即被鋪墊組組長伍佳琳阻止。
年輕員工扮演“老教授”
終極目的為銷售中草藥
老教授的扮演者告訴記者關鍵在壓聲音。而壓聲音的技巧以及“話術騙術”的拙劣行徑,他們也是極力隱藏,深怕被人識破。
扮演老教授、老中醫(yī)的這幫年輕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賣的具體是什么藥。只是一味聲稱能對診治病有神奇功效。
雖然不知道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但藥價他們并不隨意喊價,綠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核心成員告訴記者,看客戶有沒有錢的關鍵,在于鋪墊組的前期套話。患者真正被騙,愿意掏錢買藥,綠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這單生意才算完成,他們會通過快遞發(fā)貨,讓老人們貨到付款。
重拳出擊,整治欺騙老人違法行為
僅僅只要三天培訓,就能成為中醫(yī)醫(yī)師,而且能通過電話隔空問診?戳私裉斓膱蟮牢覀兯闶敲靼琢耍鼈兣嘤柕牟皇轻t(yī)術,而是騙術。與其說他們是中醫(yī)醫(yī)師速成班,不如說他們是騙子速成班,有劇本有流程有分工有配合,而且蹭名人蹭權威,抓住病人心理步步設套。這樣精心布置的騙局,不要說防范能力比較差的老人家,就是年輕人一不小心也會中招。我們知道,這幾年總有一些騙子,就像自己家沒有老人、自己將來也不會老一樣,把罪惡的黑手對準了老人,研究老人、打動老人、欺騙老人,專門“圍獵”老人,簡直喪失人性,壞到了骨子里。當然,欺騙老人涉嫌違法犯罪,查清之后自有法律懲處。我更想講的是,當類似的騙局屢禁不止,我們必須變被動防御為主動進攻。與其費心費力教老人如何防騙,不如直接主動針對類似的騙子公司開刀。
——評論員王小天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