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長沙河東的美食眾多,藏在街角巷落的勾引著無數(shù)好恰鬼的饞蟲。殊不知,河西的口碑店鋪也不勝枚舉,尤以粉鋪、面館和湘菜店居多,值得一一打卡品嘗。
這些以絕佳口味為核心的小館子,在河西的發(fā)展和騰飛中歷久彌新,其中不乏開了幾十年的老店。今天就請大家跟隨我們的步伐,去河西探訪那一碗“傳說中的炒碼干面”。
從老店到新店,這碗面火爆了37年
這家位于河西綠地湖湘中心附近的店,名為彭氏面館。黑底紅字的簡約招牌,許多人路過時可能不會特別留意。
但若是常住河西的熟客們便會知道,這家面館至今已開了37年了。以前開在溁灣鎮(zhèn),由于老房子拆遷,搬到了現(xiàn)在的地址。
彭氏面館開在溁灣鎮(zhèn)的時候,雖環(huán)境不如新店,但因為炒碼味道絕佳,生意一直都很好,堪稱溁灣鎮(zhèn)附近面粉館中的領頭羊。當年他們家還有米粉供應,但因為炒碼干拌面太好吃了,熟客們到店基本上都這么點。
生意火爆的時候很難占到座位,許多食客把凳子拉到街邊,當桌子使用。還有很多人甚至連凳子也占不到,就干脆端著面、蹲在路邊恰,也別有一番風味。
老店拆遷后,彭氏面館搬到了現(xiàn)在的地址,當年的中年大叔店主也卸了任,把店交給了家庭里的年輕一代。
搬到現(xiàn)址后,彭氏面館便只做炒碼干面了,但生意依舊很好。住在溁灣鎮(zhèn)的老客人為了來新店吃面,會特意早起打車前來。
長沙許多面粉館只做上午和中午的生意,彭氏面館也是一樣。每天早上7點就開門了,開到中午1點歇業(yè)。但時常因為生意好,面賣光了,不到1點就關門了。
上午七點半至九點的這段時間,是上班族買早飯的時段,也是彭氏面館的進客高峰期,來此吃面的食客絡繹不絕。
得知我們此行的來意后,老板會心一笑問:“是朋友介紹你們來滴擺?”,因為每天來這里恰面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住在河西的熟客。
采訪的時候,陸陸續(xù)續(xù)有熟客進來,第一句話就是問“還有恰啵?”,得到肯定答復后,他們便開心地走近收銀臺,不需抬頭看菜單便報上自己最喜愛的那款碼子。
現(xiàn)點現(xiàn)炒的碼子,拌出來的美味面食
仔細觀察采編便會發(fā)現(xiàn),彭氏面館的炒碼碼子足足有幾十種之多,由各種肉類和內(nèi)臟等葷菜與黃瓜、芹菜等素菜排列組合。
不僅能選擇配好的碼子,還可以額外再加酸菜、炒蛋和油渣等食材,增加拌面的口感。
所有的碼子都是現(xiàn)點現(xiàn)炒,只有這樣才能讓干拌面的香味和美味達到頂峰。
只見收銀員對廚房喊出一長串菜名,大廚們便立刻將對應的食材依次倒入鐵鍋中大火翻炒。
如腰花、牛肉等食材,則需快速出鍋,以保持其鮮嫩口感,所以特別考驗廚師對火候的掌控。
彭氏面館的年輕廚師們便是靠打小在店內(nèi)幫忙的經(jīng)歷,與接管新店以來的豐富經(jīng)驗,炒出一份份熱騰騰、香噴噴的碼子。
在彭記吃面,不論你點哪個碼子,都會加一份酸菜,即這種店內(nèi)自制的干包菜。許多熟客一大早就跑來吃面,就怕到了中午快歇業(yè)時,店里每日備好的這款酸菜已經(jīng)用完。
可別小看這份樸實的干包菜,它可是整碗面的靈魂。干包菜吃起來香辣之中微微帶點酸,拌好之后能大大提升面條的口感。在八月的酷暑之中,它的酸辣滋味還能令人胃口大開。
面一做好,就得趕緊端到座位上仔細拌勻,如果放置時間久了,面條會粘在一起,不僅沒那么入味,也不大方便夾起。
見我們只顧拍照,老板都急了:“莫拍噠,趕緊拌開,等下味道不好恰噠!”于是我們匆匆拍好照片后,便趕緊拌起面來。
這款黃瓜肉炒蛋是一位熟客傾力推薦的,“我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就跟著我爸到彭氏吃面了。每次都點黃瓜肉炒蛋,百吃不膩!
黃瓜被切成非常纖細的薄片,只有這樣才能在拌面時出汁,讓面條的口感更為柔滑。而雞蛋則炒得極嫩,仿若云朵般點綴在面上。而豬肉片則嚼起來緊實有韌勁,令拌面的滋味更為豐富。
夾起一束面條,連著碼子和酸菜一起送入口中,黃瓜的多汁、干包菜的酸辣、雞蛋的柔嫩、肉片的緊實和面條的爽利,多種滋味在唇舌間融合,直叫人不愿釋筷。
湖南炒碼中食材之間的巧妙搭配,還體現(xiàn)在這款經(jīng)典的茭瓜牛肉里。將茭瓜切成均勻的絲狀,炒得脆生生,再加入新鮮牛肉絲,翻炒至剛剛熟便起鍋。
香嫩的牛肉與脆口的茭瓜,令面條的韌勁更為突出。而來自干包菜的這一縷似有若無的酸味,則更提升了整碗炒碼干面的口感。
為了讓拌面更入味,這道牛肉碼子的醬汁調(diào)味會稍稍咸一點,但搭配甜甜脆脆的茭瓜,就會覺得正正好。
“一斤的腰花洗盡、剔掉后,可能只剩下半斤到四兩了。如果不這樣小心處理,無論怎樣做都改不掉它的腥味。”為了不搶走腰花的香嫩口感,我們選了最質(zhì)樸的碼子——辣椒腰花。
廚師還依據(jù)辣椒和腰花兩款不同食材,選擇了兩種不同的炒制時間,以炒得稍熟稍軟一點的青椒,搭配大火快炒的腰花,可謂極其恰當。
腰花吃起來十分嫩滑,并且沒什么腥味,讓一向不愛內(nèi)臟的我們也忍不住吃了很多。
會恰、懂恰的熟客,在彭氏面館吃完干面后,還會端著空碗再讓廚師舀一勺原湯,慢慢喝下,可謂是“原湯化原食”。
原湯鮮美且清淡,吃完干拌面之后再用它潤潤腸,十分愜意。
許多新晉面粉館喜愛推陳出新,以各式創(chuàng)意搭配和典雅的室內(nèi)裝潢見長。而這家彭氏面館,卻靠著這一碗碗質(zhì)樸的炒碼干面配酸菜,一開便是37年。
現(xiàn)點現(xiàn)炒的碼子、熬出來的煮面原湯和自制酸菜,看似簡單卻蘊含了店主一家人的美食哲學。希望這樣的老店能一直開下去,將屬于長沙城的老味道代代相傳。
店名:
彭氏面館
營業(yè)時間:
7:00-13:00
人均:
12元
地址:
望岳路256號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