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黨中央對體育事業(yè)非常重視。1952年,毛主席作出了“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zhì)”的重要指示,要求在政務院下設一個與部委平行的全國體育事務委員會,并指定由賀龍元帥出任國家體委主任。長沙賀龍體育中心作為全國第一座以國家領導人——賀龍元帥名字命名的大型綜合性體育場館,從那時起,伴隨著新中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而一步步走到今天。
你好!“我”是長沙賀龍體育中心!
長沙市民朋友對“我”應該都不陌生,別看“我”現(xiàn)在的樣子高大神駿,器宇非凡,“我”之前也只不過是一個偏僻破舊的“大型破土堆”,是長沙市民堆積老糠的地方。
“這塊地方實際是一個馬蹄形的,過去是一個堆老糠的,裝稻殼的地方,就是所有長沙市居民吃的大米碾的殼放在這里,廢棄的,過去基本沒有人會來這里,很偏僻的一個郊區(qū)。”
一一原長沙市體委主任劉治華
●1950年長沙市政府將“我”所在的“山塘沖”(又名“五馬奔槽”)區(qū)域規(guī)劃為體育運動場所。●1952年建成體育場的雛形,當時“我”被命名為“長沙勞動人民體育場”。●1954年,為了舉辦省運動會,政府撥款400萬準備對“我”進行提質(zhì)改造,但由于突發(fā)洪水,改造時間被推遲。
原長沙市體委主任劉治華回憶到:“當時發(fā)大水把這里淹了,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初步進行了改造,1956年進行了改造,當時是全國一個運動會要在這里召開,就和省里一起進行投資,進行提質(zhì)改造,改造之后這里就像一個運動場了,有跑道,有土堆子,能夠坐的地方,都是用土坐的,能夠接納4~5萬人。”
●1956年政府對“我”進行改造后,“我”成為了當時長沙市內(nèi)唯一一個標準運動場,省市甚至國內(nèi)舉行運動會都會在“我”這里舉行,“我”也是市民運動健身的主要場所。

●1985年10月又再次對“我”進行擴建。
●1987年10月10日落成,改造落成后的“我”可以容納觀眾5.5萬人,場地規(guī)模僅次于北京工人體育場和廣州天河體育場,居中國大陸第三位。“我”也再次更名變?yōu)椤百R龍體育場”。


“長沙市體育場更名為賀龍體育場,是第一個用領導名字命名的,那不容易啊,來之不易。賀龍是國家體委主任,為了紀念他,我們討論的時候一致同意,賀龍也是湖南人,我們應該把它更名為賀龍體育場!劉治華說。這次“我”的更名在全國范圍內(nèi)都有很大反響,人民日報等24家主流報社同時對“我”更名進行了報道。現(xiàn)在“我”的大門前 “賀龍體育場”五個大字,也是在那時出自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王震之手。“1986年王震題詞,是我去拿的,記得非常清楚,請他題詞他二話不講,他馬上就寫了很多,他說你看哪一幅好你們選,我們就選了這一個”,劉治華說。
2003年“我”又改名了,這次“我”改名為長沙賀龍體育中心,占地面積約100畝,地處市中心繁華地段,交通便捷,成為我們國家為數(shù)不多的坐落在城市中心的體育場館之一。在進入21世紀后,圍繞著“我”的改擴建也從未停止。為承辦國際大型足球賽事,按照國際足聯(lián)的標準對“我”進行了兩次大型提質(zhì)改造。目前在“我”這里先后成功舉辦了第五屆全國城市運動會開幕式和閉幕式、各種國際國內(nèi)足球賽、田徑比賽,以及群眾體育等大型體育賽事和活動。
“改造之后的賀龍體育中心能夠承接國際一流的大型足球賽事,作為場地設施而言,賀龍體育場的場地在全國是一流的,不管是全省還是全國都是一流的,特別是我們的足球場地是被評為一級足球場地。”
一一長沙賀龍體育中心副主任
高宇波
足球是世界第一大體育運動,長沙是中國足球公認的“福地”。因為自2005年國足首設“我”為主場以來到2017年,國足在“我”這里戰(zhàn)績?yōu)?勝4平,保持了不敗戰(zhàn)績。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17年3月23的2018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qū)預選賽決賽階段賀龍體育中心作為中國隊主場,中國隊以1:0戰(zhàn)勝了韓國隊,打破了39年逢韓不勝的魔咒,全國都震驚了,因此長沙賀龍體育中心被廣大球迷稱為“中國足球福地”,高宇波說。
為紀念國足贏得中韓大戰(zhàn)的勝利,2017年6月9日恰逢賀龍元帥逝世48周年紀念日,由社會捐獻的“中國足球福地”石碑在長沙賀龍體育中心揭幕。目前,管理層運用現(xiàn)代化場館先進管理理念,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互聯(lián)網(wǎng)+體育”全新運營模式和智慧場館建設,努力建設成集體育、文化、娛樂、創(chuàng)意為一體的現(xiàn)代化體育場館。

“我們也積極引進了高水平的文藝演出,近年來有劉德華、張學友等歌星在我們賀龍體育中心舉辦演唱會,上座率每場都是爆滿,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高宇波說。
作為長沙市全民健身陣地的“我”,引進了包括田徑、足球、乒乓球、射箭、游泳等14個全民健身項目,并對市民全面開放。
“近些年來我們堅決按照國家體育總局省市體育的要求,我們場館都是免費低收費對外開放,每年來我們賀龍體育中心健身人數(shù)將近200萬人,特別是晚上,我們的周邊廣場每天健身人數(shù)都有七八千左右!
“我對長沙很感興趣,對賀龍體育中心感覺也比較好,因為高考體育就來這邊訓練一下,因為這場館比較標準,有正規(guī)的橡膠跑道,氛圍也比較好,氣氛比較活躍,到這邊來訓練比較好!
“賀龍體育中心場地比較集中,體育場蠻標準,設施齊全,場館比較集中,可以讓學生感受一下場地,氛圍濃一些。”長沙賀龍體育中心,場館主體為框架8層,局部9層,最高達33米。整個外觀的主體部分用當今世界最流行的玻璃幕墻裝飾。賀龍體育場可容納觀眾6萬人。賀龍體育場的"世紀之花"設計方案,將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藝術巧妙地融為一體,從遠處看,它恰似一朵芙蓉花盛開在城市中央,鮮花意指掌聲和榮譽,主場的南北立面展現(xiàn)出"白鶴展翅"的造型,象征著湖南長沙的體育事業(yè)像白鶴一樣展翅飛翔。長沙賀龍體育中心年鑒
●1950年,長沙市政府規(guī)劃“山塘沖”(又名“五馬奔槽”)為體育運動場所。●1959年—1960年,增建田徑場、足球場及看臺,更名為“長沙勞動人民體育場”。●1985年10月,在“長沙市體育場”基上進行擴建。●1987年10月10日,改造落成,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看臺面積2.1萬平方米,可以容納觀眾5.5萬人,場地規(guī)模僅次于北京工人體育場和廣州天河體育場,居中國大陸第三位,同期更名為“賀龍體育場”,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座以國家領導(賀龍)名字命名的體育場。●2003年,更名為“長沙賀龍體育中心”,占地面積約100畝,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2017年3月23日,2018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qū)預選賽決賽階段賀龍體育中心舉行,作為中國隊主場,中國隊以1:0戰(zhàn)勝了韓國隊,打破了39年逢韓不勝的魔咒。●2017年6月9日,恰逢賀龍元帥逝世48周年紀念日,由社會捐獻的“中國足球福地”石碑在賀龍體育中心揭幕。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