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先生在長沙開了一家餐飲公司,為了復工,他近日托朋友王女士,花了近2萬塊錢訂購了45臺測體溫的額溫槍,沒想到,當他收到貨時,卻傻眼了。
-01-
餐廳復工要買“額溫槍”
開箱驗貨卻“傻眼了”
商品無中文標識
賣家稱從別處拿貨拒退全款
譚先生托朋友王女士以430元一個的單價購買了45個額溫槍,沒想到收貨打開快遞,卻發(fā)現變成了耳溫槍,這讓他覺得很惱火。
記者仔細查看這些耳溫槍的包裝和說明書,發(fā)現都是全英文的,這批貨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呢?記者隨后聯系到了譚先生的朋友王女士。
王女士:看到朋友在朋友圈發(fā)視頻,說有額溫槍的現貨,我就問她多少錢?她說430(一個)。
王女士說,她并不是發(fā)貨方,她在朋友圈中看到了一位名叫鄒鄒的朋友發(fā)了一條賣額溫槍的視頻,便聯系了鄒鄒幫譚先生代買。
王女士:收貨之后才發(fā)現我們被騙了,耳溫槍和額溫槍是完全不一樣的,我的訴求就是退款退貨,但是她不愿意。
王女士和譚先生多次聯系這位網友鄒鄒,等待一個多小時后,鄒鄒的朋友張先生來到了現場處理。
張先生:這個“3C”(質量認證)都沒有。
記者:對,檢驗標志這些都沒有,你說他們敢用嗎?
張先生:那就這樣吧,我的拿貨價,我把我中間(賣給譚先生)的那一部分利潤我退出來。我從中只賺了60塊錢一把,一共45把,我總共只賺了2700塊錢。這2700塊錢我現在就轉給他。然后這個事情就跟我沒關系,但是他如果要我把這批貨吃下來(全額退款)這是不現實的。
-02-
耳溫槍代理商陸續(xù)趕來
無法說明貨從何來
“耳”“額”兩字是誤會?
賣家表示口音有誤
等待了一個小時后,賣家鄒鄒的拿貨上家文先生也來到了現場。
文先生說,這批貨,他也是從朋友手里拿的貨,每個加價20元賣給了張先生。
文先生也表示,他可以退還自己賺的差價,但如果要退款,還得找他的上家李先生。又等了一個多小時,李先生也來到了現場。
在現場,李先生的說法竟然和文先生、張先生如出一轍,他們三個都只是賺差價的中間商。但是里先生表示,這批貨沒問題。
記者:你是通過什么方式買到這些東西的?
李先生:是我的一個叔叔。也是親戚朋友介紹的。
記者:但是從包裝上看,這些都不像是我們國內生產的。全是英文。
李先生:專門做外貿的。
記者:就算是外貿轉內銷,應該也會有正常的中文標識。
李先生:這個東西我不清楚。
幾個中間商現場一問,張先生表示耳溫槍當做額溫槍賣,可能是他的朋友鄒鄒的廣東口音問題引起的誤會。
隨后,李先生表示,可以退還譚先生購買耳溫槍的全部費用。
李先生:我盡量幫你把這個事情解決掉,我這邊先墊付一半的錢給你,然后這個貨我去找廠家,找我的上一級(賣家)去協商,我去跟他協商,協商完之后,剩下的尾款,都由我把這個尾款退給你,把這個貨退掉。星期三之前退給你。
目前,李先生和譚先生已經向長沙市天心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反映情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將對這批耳溫槍的來源進行調查。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