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地鐵2號線西延線首列列車抵長。
今年年底,地鐵2號線西延線一期工程將實現試運行,明年春天,長沙市民就能坐地鐵直達梅溪湖。記者昨日從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地鐵2號線西延線一期工程的機電設備安裝已經完成40%,9月將開始聯調聯試,確保年底按照計劃試運行。
BIM技術為施工裝上“透視眼”
“目前通信、信號等機電設備安裝都已進場施工,每個車站每天都有近200人在施工。”昨日,市軌道交通集團地鐵2號線西延線一期工程機電設備安裝現場負責人譚詩圣帶著記者走進文化藝術中心站。
“2號線西延線的機電設備安裝運用了先進的BIM技術,施工更加精準、高效!弊T詩圣介紹,BIM(建筑信息模型)實際上就是利用計算機進行虛擬建造,提前發(fā)現施工中會遇到的問題,為施工尋求最合理的方案。 通過BIM技術制作車站空間結構三維模型,可以提前“透視”車站每一個細節(jié),車站的空間結構、管線布局都能進行毫米級的精準定位,從而能夠更加合理、高效地安排施工,同時也為將來的維護管理提供充足的空間。
智能通風系統(tǒng)讓地鐵站會“呼吸”
“地鐵開通運行后,地鐵站的通風系統(tǒng)每小時將為每位乘客輸送新鮮空氣30立方米。”中鐵四局長沙地鐵2號線西延線機電設備安裝負責人介紹,地鐵站內有不同類型的通風管道,分別負責送風、排煙、排風。站外的新鮮空氣經過空提機房進行過濾處理后,通過新風管道進入地鐵站的各個角落。在通風系統(tǒng)的“呼吸”作用下,外界的空氣與地鐵內的空氣實現交換,讓乘客始終處于一個空氣新鮮的環(huán)境中。
地鐵車站不僅能“呼吸”,還會很“聰明”地自動調節(jié)。按照春、夏、秋、冬不同季節(jié),白天、夜晚不同時段,人流密集的不同程度等環(huán)境變化,通風系統(tǒng)可切換60多種運行模式,高效節(jié)能地實現車站“呼吸”。
車站出入口將與梅溪湖景觀整體協(xié)調
地鐵2號線西延線一期工程正線長約4.27公里,共4站4區(qū)間,均為地下線路和地下車站。4站分別為梅溪湖西站、麓云路站、文化藝術中心站和梅溪湖東站,4區(qū)間分別為梅溪湖西站至麓云路站區(qū)間、麓云路站至文化藝術中心站區(qū)間、文化藝術中心站至梅溪湖東站區(qū)間、梅溪湖東站至望城坡站區(qū)間。
據了解,西延線4個車站的內部裝修和功能將與已經試運營的地鐵2號線保持一致。但西延線車站出入口的設計將更加注重與梅溪湖景觀環(huán)境的整體協(xié)調,目前具體方案正在進一步完善。按照計劃,到今年10月,車站內的裝修將基本完工。
“地鐵寶寶”邀你報名
報名時間
4月17日下午5時之前
報名條件
2014 年4月出生的寶寶(以《出生醫(yī)學證明》上登記的時間為準)
參與方式
請關注長沙晚報微信號(cswbweixin),回復關鍵詞“地鐵寶寶”,即可獲得活動報名方式。符合條件的寶寶家庭,請將孩子的相關資料及圖片發(fā)至本報報名郵箱。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