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在長沙遠大城拍攝的黑壓壓的鳥群。圖/網友朱立
11月9日,長沙遠大城附近,鳥像小黑點在天空密密麻麻,并不斷變換隊形。圖/網友朱立
“一大清早就能聽到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幾次被吵醒。”11月9日早晨6點多,長沙遠大城宿舍,朱先生準時被嘰嘰喳喳的鳥鳴聲叫醒,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朱先生說,近段時間,每天早上6點半左右就能聽到一陣陣的鳥鳴聲,從聲音來判斷,鳥群的陣勢并不小。前幾天他特意早起觀察,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小鳥鋪天蓋地的,少說也有上萬只”。
“大概從十月份開始,鳥群就逐漸出現(xiàn)了。”11月9日,朱先生回憶說,他連續(xù)觀察發(fā)現(xiàn),早上六點半左右,鳥群開始從東邊的生態(tài)園飛來,由東往西飛,有的落到西側的樹叢或者空地上。到了下午五點或五點半時,鳥群又從西側飛回生態(tài)園,“回巢時一般都是分散性的,一批一批的!
11月6日早上,朱先生特意早起將相機放在窗戶旁邊,到了鳥群飛過時,趕緊開窗拍照。從朱先生拍到的照片顯示,整個天空密密麻麻的布滿小黑點,鳥群也不斷在變換隊形。
“鳥群飛過大概會持續(xù)幾分鐘,時不時會變換隊形。”朱先生說,這些鳥個頭并不大,羽毛是黑灰相間,有部分白色羽毛。鳥群在天空中時飛時歇,不停變換隊形,鳥叫聲也比較大。
朱先生說,如今鳥兒棲息的地方少了。這里的環(huán)境好很多,這也可能是鳥群來這里的一個原因,“這么大規(guī)模的鳥群,也算是一個奇特的景觀!
它們是誰
鳥群可能是絲光椋鳥
11月9日下午,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鄧學建根據照片分析,這種鳥類可能是絲光椋鳥,是湖南是一種留鳥,“和絲光椋鳥混群的,5%到10%有可能是灰椋鳥!边@
種鳥類集群主要是外出去捕食。
它們住哪
生態(tài)園提供棲息地與食物
朱先生表示,鳥群可能來自園區(qū)東側的生態(tài)園。該生態(tài)園占地面積大,總共有0.78平方公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得好,沒有人為破壞。
“生態(tài)環(huán)境好,鳥兒可能更喜歡。”朱先生說,這片生態(tài)園小部分被開發(fā)為菜地,但是蔬菜種植都是采用農家肥,也不允許使用農藥化肥,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并沒有破壞。他猜測,可能菜農種的有機蔬菜,也為鳥兒提供了食物。
鄧學建教授解釋,鳥類在此集群主要是因為植被的結構。這里集中了這類鳥的食物,如果換成其他樹種的話,它們就不會選在這里。他表示,這也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破壞后的滯后反應。鳥類的天敵消失了,比如蛇、黃鼠狼、貓
頭鷹等減少了,這種小型物種數量就增加了。
到哪覓食
喜食樟樹果 白天飛進城區(qū)
鄧學建教授介紹,絲光椋鳥春夏季分散在各個林區(qū),秋冬季集成大群,集中采食女貞、樟樹果等,“集群可以防范天敵,及時發(fā)出警報”。城區(qū)內也有大量樟樹供它們覓食。到了晚上,它們會找個沒人干擾的地方過夜。遠大城位于郊區(qū),且有大片林地,恰好符合它們的要求。
提醒
盡量避免在香樟樹下停車
近段時間,不少開車的市民會有這樣的遭遇:將車停在香樟樹下一段時間后,會發(fā)現(xiàn)車頂上落著不少樟樹果子,還有點點果漿或鳥糞沾在車漆上,很難清理。實際上,這就是絲光椋鳥等采食樟樹果實后留下的殘骸。此外,女貞子也是麻雀、絲光椋鳥等在秋冬季節(jié)采食的食物,采食時同樣會有果汁落下。因此,市民停車時最好不要停在香樟樹或女貞樹下,以防果子掉在車身上。走路時看到樹下有果汁污漬的地方,最好繞行防止衣物被弄臟。
從事汽車清洗業(yè)務多年的胡師傅說,鳥糞和果漿在一定程度上會對車漆有損傷,會使油漆變色、失光,應該及時清理。胡師傅提醒,如果樟樹果粘在車上,可以用稀釋過的汽車清潔劑或家用中性洗潔劑擦拭車身,等幾分鐘后,再用清水沖洗即可。
名詞
椋(liáng)鳥雀形目椋鳥科的大部分鳥類,大約107種,分布于整個歐亞大陸、非洲和北美洲。活潑、好尋釁。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