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一位基層派出所民警,多年來扎根基層,每年平均破案七八十起,最近卻因為名字“火”了。9月16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近這位被網(wǎng)友稱為“牛得很”的民警——牛得草,了解他的故事。
沒有特別寓意,鄰居脫口而出取名
說起這個讓網(wǎng)友感到“很!钡拿郑5貌莸ǖ乇硎,并沒有什么特別寓意,“還不是父母取的,是鄰居脫口而出取的名字!
1982年,牛得草出生在甘肅一個農(nóng)村家庭,牛姓在當?shù)乇容^普遍,按照當?shù)氐牧曀祝『⑷∶荒芎烷L輩同音字。“取一個名字,過不久就發(fā)現(xiàn)和某位長輩同音了,然后又改!迸5貌萸昂蟾牧7次名,直到上小學三年級時,鄰居脫口而出:干脆叫“牛得草”算了。由于比較“冷門”,沒有和親戚的名字同字同音,牛得草這個名字用到了現(xiàn)在。
牛得草說,從小到大很多人都對自己的名字感到好奇。中學到大學,同學們都叫他“牛吃草”,他也不介意,欣然接受。
24小時破案,網(wǎng)友贈他外號“牛得很”
“‘牛得很’警官,有人找!”9月16日,記者來到長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書院路派出所,聽說找牛警官采訪,同事們打趣地朝二樓喊道。
派出所二樓,記者見到了正在工作的牛得草,他和另外兩位同事擠在一間狹小的辦公室里。對于自己突然“走紅”,他覺得挺疑惑!拔乙埠芤馔,動靜搞得這么大!”牛得草笑著說。
事情從9月7日的一起案件說起。當天,天心區(qū)一手機營業(yè)廳店員手機被盜,牛得草和同事在24小時內(nèi)破了案,網(wǎng)友在稱贊民警破案神速的同時,也被“牛得草”這個名字所吸引。不少網(wǎng)友留言說:這名字“牛得很”“不僅名字牛,我們就需要這樣的牛人”……
對于網(wǎng)友的關注與調(diào)侃,牛得草一點也不介意,反而覺得這是廣大網(wǎng)友對公安基層工作的肯定。
一直扎根基層,“破小案也很有意義”
2014年,牛得草從部隊轉業(yè)后就來到了長沙,成為書院路派出所的一位民警。
牛得草告訴記者,派出所的工作很繁瑣,8年多破了多少案,準確數(shù)字自己也說不清,每年平均有七八十起,但都是一些盜竊、搶奪等小案。一直扎根基層,雖然默默無聞,但牛得草認為,破小案同樣很有意義,也讓他很有成就感,“每次破案后,老百姓的肯定和信任感就覺得自己的堅守都是值得的!
牛得草認為,網(wǎng)友的關注可能一時讓他的名字成為談資,但他會堅持做那個辦小案的派出所民警,“繼續(xù)辦小案,辦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案子!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