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路湘江隧道配套人行天橋效果圖。 )
南湖路湘江隧道東入口設置在書院路與南湖路交叉口的西側,書院路左轉(zhuǎn)、右轉(zhuǎn)和南湖路直達進入隧道的車輛與人“打架”問題如何解決,一直是生活在隧道口沿線長沙市民最關心的問題。6月19日,南湖路湘江隧道東主出、入口和兩個匝道出口主體結構全面建成,隧道東入口配套人行天橋全面動工建設。長沙城投集團項目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天橋?qū)M足“書院路-南湖路”交叉口四個方向所有行人的過街需求,預計今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展望:行人車流可能“打架”
“南湖路湘江隧道東西兩岸各設置4個出入口!背薪▎挝恢需F隧道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隧道在湘江西岸沒有設置主出入口,但將南北兩大主通道分岔為一進一出4個匝道出入口,4個匝道出入口全部落在瀟湘大道上;隧道在湘江東岸的南湖路上設置了兩個主出入口,書院路以西55米為北主入口,書院路以東300米處為南主出口。另外還在書院路上設置了南北兩個匝道出口。
長沙城投集團項目公司方面介紹,隧道建成后,書院路以西55米的北主入口,將有三個方向的機動車輛涌入。一是靠南北主干道芙蓉路方向的南湖路直達車輛,二是書院路由北往南右轉(zhuǎn)經(jīng)隧道北主通道進入大河西的機動車輛,三是書院路由南往北左轉(zhuǎn)經(jīng)隧道北主通道進入大河西的機動車輛。如果不采取架設人行天橋的方式,那么三個方向的機動車輛就會與川流不息的人群“打架”,形成人與車互相干擾、混行的險象環(huán)生的局面,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發(fā)生。
天橋設計采用“工”字形
南湖路與書院路交叉口地處繁華的市區(qū),書院路已成為南北城市主干道,南湖路直達芙蓉路并對接湘江西岸。隨著南湖路過江隧道的打通,這個片區(qū)將成為新的城市商業(yè)中心,周邊主要建筑有:西北角的保利國際公寓,東北角的藍灣國際廣場、鑫鵬公寓,西南角的南湖一號。長沙市規(guī)劃部門專家認為,南湖路東隧道口區(qū)域,每天有數(shù)十萬人經(jīng)過,將成為長沙市的一個新的集購物、交通和休閑于一體的城市次中心。
為減少交叉口人行交通對隧道入口車行交通的干擾,確保行人過街的安全、順暢,長沙市委市政府在組織專家現(xiàn)場踏勘和充分論證后,決定在交叉口架設人行天橋,解決市民過街問題。相關負責人透露,正在建設的人行天橋為“工”字形5跨連續(xù)鋼箱梁人行天橋,主橋部分跨書院路,與南湖路平行而建。全橋鋼箱梁段長161.565米,橋?qū)?.5米,箱梁高1.8米。
盡量不影響城市景觀
長沙城投集團項目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考慮盡量減少天橋下部結構對隧道出口主體結構的影響,施工方案中天橋橋墩的布置避開隧道出口,同時充分利用南湖路中央分隔綠化帶布置橋梁橋墩,作為主要承重橋墩,并由此延伸至交叉口的四個象限,縮短通行路徑,節(jié)約工程造價。
南湖路湘江隧道配套人行天橋主跨在南湖路上空,4個分跨基本上也在南湖路上。相關負責人介紹,4個分跨的每個分跨有兩個腳,那么將來投入使用后,這座天橋?qū)⒃跂|北、西北、東南、西南4個方向,有8個地方供市民上下橋。可以說這是一座全互通的過街天橋。
建成后還將在人行天橋每跨兩側栽植花草,使之盡可能地不會影響城市景觀。
[晨報說說]
到底誰讓誰
城市設計學家對于天橋有兩種觀點:
觀點一:城市應以人為本,倡導步行優(yōu)先。機動車由于其固有的特性——不費人力,應該向行人讓位,盡量首先滿足行人的要求。把地面留給行人,機動車在空中或地下行駛。基于此觀點反對修建人行過街天橋。巴黎拉德芳斯區(qū)新凱旋門周圍與東京西新宿地區(qū)就是類似理念的范例。
觀點二:人是城市中機動性最高的元素,機動車在垂直維度的行動非常不便,為了解決城市交通問題應該盡量把有限的地面道路讓給機動車,人可以通過空中或地下運動,不與機動車流相互干擾;诖擞^點應大力建設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中國香港、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加拿大多倫多都是這一理論的“實施者”。
新聞來源:瀟湘晨報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