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男孩劉明,是長沙某培訓學校的一名在校學生,今天一大早,劉明的父親劉華焦急趕到學校,要為兒子辦理休學手續(xù),說什么也不讓兒子繼續(xù)讀書了。
劉華表示,想讓兒子退學,也是無奈之舉,這一切還要從他接到多個陌生電話說起……
父親接到陌生來電
得知兒子欠下數(shù)十萬債務
接到這些催債電話,劉華才知道,兒子在學校借了校園貸。擔心兒子發(fā)生意外,劉華幫兒子還清了一筆欠款。
可令劉華沒有想到的是,還清這筆欠款后,他仍然接到多個催債的電話,劉華覺得事情不太對勁,再次詢問兒子劉明,這一次劉明終于說出了實情。
劉明說,從去年開始,他分別在20個“校園貸”平臺貸了款,貸款總金額累計有6萬左右。目前,已經還款2萬,劉明仍有本息共計欠款6萬未還,除此之外,他還通過微信某借貸平臺借款17萬,還款13萬后,現(xiàn)在欠款是37835.38元。
為買高端手機借款
為還款竟成“校園貸中介”
劉明表示,他的第一筆借貸是7000元,當時是為了購買一款手機,由于無力償還,他開始在多家平臺借款,拆東墻補西墻,為了還錢,他還做起了校園貸的中介。
同時劉明透露,作為中介,他每替一名學生借款成功,就能獲得20%的傭金,如果資料不齊全,借貸平臺還會進行資料造假。
采訪時,劉明的電話響起,正是催債人員打來的電話。
門檻低、到帳快
成“校園貸”主打宣傳
如今,“校園貸”已不是新鮮事,記者走訪了長沙多所高校,在宣傳欄角落以及樓梯口,都發(fā)現(xiàn)了“校園貸”的聯(lián)系方式。隨后,記者撥打了其中一家貸款平臺的電話。
借款群發(fā)布“裸貸”資料
20元低價售賣
記者采訪中還發(fā)現(xiàn),劉明手機內各個校園貸借貸群中,都有人在發(fā)布裸貸信息,甚至是出售大學生裸貸的資料。
劉明告訴記者,裸貸資源其實就是學生貸款時,提交的照片,如果未按時還款,中介就會將這些資料以低價賣出。隨后,記者跟這名發(fā)布裸貸資源的中介取得聯(lián)系,很快這名中介有了回復。
裸貸是如何操作?
它背后究竟隱藏著哪些可怕之處呢?
裸貸一般根據(jù)借貸人的學歷和長相決定,貸款時需提供個人信息包括姓名、手機號、就讀大學、所在學院、班級、專業(yè)、學號和學信號賬號密碼,還要提供直系親屬的姓名和手機號,并且必須上傳學生證和身份證復印件。同時在借貸時提供一張手持身份證的照片,寫好借條后貸款會在兩天之內到賬。每到還款日期會有短信提醒,逾期不還將公開借貸者個人信息。
記者通過互聯(lián)網搜索貸款,找到了一名貸款中介,他一上來就問記者是不是學生,確認記者的學生身份后,才開始談價。不過對方非常警惕,稍微不滿意,就會拒絕放貸。
而針對劉明目前的情況,律師也給出了建議。
目前,劉明已向公安機關報案,警方也已經介入調查。
大學生尚未完全踏入社會,沒有相對穩(wěn)定的工作及收入,在日常消費時一定要量力而行,切忌沖動和攀比虛榮。借錢時,可以選擇辦理信用卡等合法途徑,如果碰到 “高利貸”非法催債,危害到人身安全的一定要報警處理。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