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長沙的楊紹金和袁珍夫婦倆一直有個解不開的心結。那就是自己的長子楊勇在3歲時離家,33年來都毫無音訊。多年來,夫妻倆跑遍了大大小小多個城市,尋人啟事張貼了一張又一張,卻還是沒有半點兒子的消息。前幾年,夫婦倆帶著一絲希望在寶貝回家官網(wǎng)上進行尋親登記,沒想到,前不久他們接到了志愿者的一個電話,難道真的有奇跡發(fā)生嗎?
對于與兒子失散一事,母親袁女士說,“我這輩子如果找不到他,我會讓我的兒女去找,繼續(xù)找,我如果死了,我都閉不上眼,我會抱憾終身。
父親楊紹金說,自己每次看到電視上有失散的小孩與家人團聚,“就好想與自己的孩子團聚”。
然而這一切還得從1986年的6月15號說起,父親楊紹金回憶,那天他和妻子出去做事,是爺爺奶奶帶的楊勇(失散的兒子),當天家里面來了親戚,給了楊勇五分錢,他就跑了出去,從那以后楊勇就再也沒有回來。
楊勇走后,他們全家心急如焚,一家老小去各個地方尋找,為此還發(fā)生了意外。母親袁女士說,“我和我父親兩個人去找,走到山里鄉(xiāng)里都去, 人家說到哪里我們就去找,我們回來的時候很晚了,凌晨了,只有一個手電筒,路很窄,我父親鞋子一滑就滑下去了,我嚇死了。
楊勇的爺爺已經(jīng)去世七八年了,他奶奶去世十八年了,兩位老人在臨走時都囑咐“一定要把楊勇找回來”。帶著遺憾,兩位老人相繼開了人世。
33年,夫妻二人跑遍了全國大大小小的城市,一次次希望換來的都是失望,唯一不變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思念。家中只留下兩張兒子的老舊照片,每當想他的時候,他們就會拿出來看看,如今照片早已泛黃。
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寶貝回家志愿者的幫助下,失散已久的孩子終于回家了,昨天他們一早就來到機場,等待即將到達的航班。
昨天上午,11點50飛機降落長沙黃花機場,袁女士拿著為兒子縫制的衣服說,“他小時候就是穿這種衣服失蹤的,一模一樣的款式,見到他之后,我想讓他穿著這件衣服,看他能不能想起小時候的事”。在二人相聚的那一刻,她拿著衣服為兒子穿上,雖然33年沒見,憑感覺給兒子親手縫制的襯衣卻非常的合身,也許這就是母子間的感應。
對于曾經(jīng)的事情,楊勇說,“沒有記憶了,很模糊了,那時候很小” 。直到去了養(yǎng)父母家,他就知道那個地方不是他家 。那時候四歲的他,也不知道是不是人販子把自己抱過來給養(yǎng)父母的。
走丟后的他,去往了河北石家莊,改名張偉東,生活在一戶普通人家,日漸長大的他,同樣希望能夠找著失散的家人。
楊勇說,自己嘗試過也找過親生父母,但換來的都是失望。楊勇的妻子說,"每次見他過生日都不開心,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日,說以他去養(yǎng)父母家那天為生日,但他不承認”。找到親生父母成了楊勇的一塊心病,細心的妻子決定要為丈夫解開這個心結。
她幫丈夫報了名,聯(lián)系了愛心機構 。作為愛人的她,不愿意看到丈夫經(jīng)常情緒低落 ,希望能夠幫助他找到家人。
節(jié)目完整視頻;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