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高考當年,長沙市一中的一個考場。(唐大柏攝于1977年)
恢復高考當年,十五歲在學考生曾國柱認真應試。(唐大柏攝于1977年)
2017年,臨考前的復習。(唐大柏攝)
2017年,長沙市一中考場外面的家長和觀眾。(唐大柏攝)
“那一年,考生和送考家長們都面色凝重,今天,我鏡頭里的家長們各個都喜笑顏開,有的穿紅衣,有的穿旗袍,搞得喜氣洋洋的。”84歲的唐大柏曾用鏡頭記錄了高考恢復第一年考生答題的瞬間,那些照片成為了高考史上最珍貴的記錄。時隔40年,今天,他又“舊地重游”,來到長沙市第一中學考點,用鏡頭記錄學生高考的難忘時刻。他不禁感嘆,今昔對比,差別甚大。
1977年12月18日,停止了10年的高考恢復,唐大柏作為當時《湖南日報》的攝影記者,走進長沙市第一中學高考現(xiàn)場,近距離拍攝了兩張考生伏案答題的照片。第二天,照片登上頭版頭條。
唐大柏回憶當時高考場景:“考場內,考生年齡差距非常大,有十幾歲的小孩,也有40多歲的中年人。”在那個年代,人們只要考上了大學,畢業(yè)后國家便會給他分配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高考無疑是開啟人生另一個嶄新階段的大門,人人都希望借此機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1977年的時候,考場外的送考家長都是一大家子趕過來,久久的守候在考點門口,一直駐足向校內眺望。除了送考的家長,前來圍觀的民眾也有很多,高考恢復第一年,大家都充滿了新奇感。”唐大柏介紹道。
今日,在長沙市第一中學考點門口,送考家長、老師有的身著艷麗的紅衣、有的身著婀娜的旗袍,面帶笑容,喜氣洋洋地前來送考,跟孩子在考點前合影,發(fā)朋友圈,喊口號,拉橫幅,助力考生旗開得勝,取得美好佳績,氣氛活躍而輕松。
“我有三個孫子,其中兩個孫子放棄了高考,雖然沒有經歷高考,但是他們現(xiàn)在都有穩(wěn)定的工作,現(xiàn)在高考已經不再是唯一出路,很多孩子初中、高中畢業(yè)后選擇了出國、直接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等途徑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碧拼蟀馗锌。
唐大柏向記者介紹到,雖然他曾是《湖南日報》記者,但是從未參加過高考,甚至連小學文憑都沒有,他在小學畢業(yè)前一年便輟學了。后來,熱愛寫作的他在任岳陽市湘陰縣新泉區(qū)團區(qū)委書記時,多次向《建設報》《湖南青年報》《新湖南報》等多家報紙投稿,成為了當?shù)赜忻摹巴劣浾摺薄?/p>
1956年4月唐大柏被調到《湘陰報》當記者,實現(xiàn)了他的“記者夢”;1960年8月,他又調到了《湖南日報》當攝影記者,讓自己的夢想更加豐盈。
唐大柏表示:“高考失利和沒有參加高考的孩子,不要因此而傷心、頹敗,只要你堅持為了理想而努力奮斗,會有你夢想成真的那一天!
今天,跟唐大柏一起前來拍照的還有他的兒子和孫子,祖孫三代一起來記錄2017年高考的精彩瞬間。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