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長沙首屆花植藝術節(jié)開幕,圖為花藝師秒秒的作品《北歐時光——植物生活實驗室》。記者 朱蓉 攝
上周末,2017長沙首屆花植藝術節(jié)在長沙王府井Family Park空中花園開幕;顒蝇F場,多位花藝師以“花藝”與“陽臺”為主題進行了創(chuàng)作,日本景觀大師大橋鎬志、臺灣花藝大師高意靜等多位國際知名花藝師到場與花藝愛好者們進行分享。本次花植藝術節(jié)將持續(xù)到11月27日,市民可免費前往觀賞。
三湘都市報記者注意到,隨著運輸等配套設施的完善,在長沙,鮮花消費不僅成為常態(tài),更形成了一大熱點。
動態(tài)
即日起至27日,市民可免費觀花植
“花植藝術節(jié)希望傳達的是一種生態(tài)家庭的生活方式,帶大家回歸自然,找回對生活的興趣!被ㄖ菜囆g節(jié)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在現場看到,多名湖南本土花藝師以“花藝”與“陽臺”為主題進行了創(chuàng)作,這其中,有以親情為主題的花藝園,有將植物、花朵與陶罐、手工木制家具進行陳列以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作品,也有以湖南本土植物為主的創(chuàng)作。
帶著3歲女兒前來觀展的劉先生告訴記者,天氣好的周末,經常帶女兒去花鳥市場。這次來花植節(jié)也是為了“培養(yǎng)她對生活的熱愛”。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花植藝術節(jié)還將舉辦為期三周的長沙花藝大師賽事,除“最美陽臺花藝賽”外,還有將于11月18日舉行的“空間花藝設計賽”、11月25日舉行的“神秘箱花藝創(chuàng)作插花賽”。截至11月27日,所有的參賽作品均將免費展出,花藝愛好者和感興趣的市民可以前往觀賞。
調查
家庭鮮花消費已成新常態(tài)
在韶山南路工作的鄧女士訂購“每周一花”99元套餐已近半年時間,每次收花時,都會饒有興致地將插花作品拍照留念并發(fā)布在社交平臺上。上周一晚,她如期發(fā)布了自己的插花作品并配文:“連軸轉的一天,到家先把花擺好!
“感覺訂花的樂趣在于未知,每周都有不一樣的驚喜。”鄧女士表示,工作緊張容易導致情緒焦慮,擺弄一下花草可以幫助舒緩心情。
和鄧女士一樣,喜歡采購鮮切花的長沙消費者并不在少數。據福元西路上一家名為“佳佳園藝”的花店負責人介紹,店內有固定客群,每到周末就會采購鮮切花,每束幾十元可放一周,如雛菊、薔薇和百合等都特別受歡迎。
今年以來,網絡訂花平臺興起,“每周一花”得到不少辦公室女白領的喜愛。三湘都市報記者注意到,星城不少知名連鎖實體花店也推出了類似業(yè)務。都市花鄉(xiāng)平和堂店于今年9月開始推出“周花”業(yè)務,價格根據花材的不同從每月99元至129元不等,如在店鋪附近還可提供免費配送服務。
此外,諸如多肉植物、空氣鳳梨等過去相對小眾的生意熱度也在不斷提升。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15年在長沙仍鳳毛麟角的多肉大棚,如今數量驟增,僅瀏陽河附近就已有四五家,其中還不包括在花店、花鳥集市里出現的專營店。在濱河南路附近經營一家多肉大棚的李先生告訴三湘都市報記者,從今年夏天大棚開始經營,僅憑一塊路邊指示牌就帶來了不少客流,“大棚內四分之三為幼苗種植,也有成株售賣,搭配花盆和種植專用土。”
記者還注意到,為了吸引更多的女性優(yōu)質客群,在會員活動中安排如插花教程、DIY盆景等活動的商家也日趨增多,甚至部分中高端化妝品牌在新品上市時也會結合花藝推出推廣活動。
行業(yè)
花卉產業(yè)鏈日益完善
湖南乃至全國市場對鮮花需求量的快速上升,也在無形中成為了國內鮮花上下游產業(yè)鏈不斷完善的巨大推動力。
在湖南,鮮切花的市場供應主要來自于省外、國外,前端物流就顯得尤為重要。11月1日,來自荷蘭的3939枝鮮花運抵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這是湖南航空口岸首次進口鮮花類商品。進口商歐花集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毅就表示,未來公司空運進口鮮花將越來越頻繁,希望將長沙打造成華中地區(qū)進口鮮花的集散地。
記者手記
鮮花也是賺錢金鑰匙
如今,鮮切花、盆栽或水培植物都已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日常消費品。這是消費升級的體現,對商人而言,無疑也意味著市場和機會。
最早一批在長沙經營大棚的多肉博主們,有的開始出書了,有的開始成倍擴大大棚經營面積,將進貨渠道拓展至韓國等該產業(yè)更為發(fā)達的地區(qū)。這是花植產業(yè)欣欣向榮的表現,也意味著,抓住人們越來越愿意花錢在精神消費層面的商機,快速掘到第一桶金不是難事。在工作生活壓力不斷增大、物資日趨豐富的當下,鮮花不僅能夠裝點生活,也會是賺錢的金鑰匙。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