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堅強?
什么是力量?
什么讓一位75歲的老母親堅持著,
每天默默地獨自重復相同的事情,
寸步不離照顧一個患有
先天小兒麻痹癥、只有頭部能動的女兒。
如今女兒47歲了,
還是和小時候一樣,
需要抱在懷里。
老母親不敢生病,
生病也不敢去治療,
怕離開家門太久,
女兒那焦急的呼喚……
跟著愛心人士的車隊,
繞過不知道多少盤山路,
記者來到寧鄉(xiāng)市黃材鎮(zhèn)十分邊遠的松溪村,
見到了村里的頭號困難戶范連香母女。
范連香老人述說著自己的艱辛,旁邊是她癱瘓的女兒。照片均為長沙晚報記者 張禹 攝
在幾間破舊不堪、多處開裂的土磚屋里,住著母女倆,一個是75歲的范連香,個子看起來不到1.4米的老太太,一個是她患有先天小兒麻痹癥的女兒、47歲的羅月娥。
2008年,范連香的老公去世了,這十年來,她獨自照顧著完全不能自理的女兒。
和40多年前一個樣,女兒只有頭部能夠轉(zhuǎn)動,頭部以下幾乎完全沒有知覺,洗臉擦澡都要靠老母親,吃飯喝水也要靠老母親,更不要說拉撒的事情,每天弄臟了衣褲也要讓老母親洗很久。
在幾間破舊不堪、多處開裂的土磚屋里,住著母女倆。
年復一年的勞累以及艱難的生活,讓范蓮香重病纏身,她患有高血壓、腦梗塞,腿腳也因風濕而變形,有時膽囊炎發(fā)作痛得打滾,但是她不敢去醫(yī)院,甚至不敢離開這間房子半步,生怕女兒有什么需求,要她照料。
去年,愛心人士邁克偶然聽說了這對母女的故事,心里十分震驚和感動,第二天就組織幾位愛心人士,驅(qū)車趕到松溪村看望這對母女。目睹母女倆過得如此凄涼,愛心人士紛紛當場捐款,希望能給她們帶來稍許安慰。
三四年前,范連香還種著兩畝薄田,稻米可以維持著母女倆的口糧。近三年以來,范連香身體越發(fā)差了,加之腿腳風濕下不了田,屋前荒廢的農(nóng)田已雜草叢生,只有她喂的四五只雞在田里轉(zhuǎn)悠。
范連香告訴記者,現(xiàn)在除了低保,家中的經(jīng)濟來源只有靠采茶葉,她指著屋后山丘上的幾株老茶樹告訴記者,這是她幾十年前種的。
記者放眼望去,茶樹沒有經(jīng)過修剪,枝葉長得很是茂盛隨意,估計也出不了幾兩好茶。說話間,范連香拿出了前幾天烘好的茶葉,只見茶葉十分粗糙,葉片很長,中間還夾雜了一些茶樹枝。而同行的愛心人士默默無言,掏錢買下來這幾斤茶。
愛心人士在幫老人家里生火。
記者注意到,女兒羅月娥雖然癱瘓在床,但卻十分健談,搶著和來過多次而熟識起來的愛心人士交談。她說話的思路非常清晰,估計如果不是因為病痛,如今肯定也是一位潑辣能干、持家種田的好堂客。
躺在木椅的羅月娥仰望著母親,臉上露出幾分怪異的神情。范連香解釋說,女兒這是難過了,由于面部神經(jīng)抽搐,看起來不太自然。
“如果母親過世了,我能去哪兒呢?”羅月娥嚅囁著告訴記者,她覺得作為女兒,沒有能力照顧母親,還拖累了母親這么多年,真是心里很慚愧。
這時,老母親打斷了女兒的話,大聲說:“有我在一天,就有你一口飯吃!”
據(jù)了解,鎮(zhèn)上和村里曾經(jīng)表示,可以將母女倆接到福利院去,但是范連香難離故土。
“她不是云彩,不會隨風而散;她也不是浪花,亦不會隨波逐流。她是母愛,這個世界上最平凡,也是最偉大的愛。”臨走時,邁克告訴記者,這對母女的生活讓他放心不下,在端午節(jié)前后會再來登門看望。
今天是母親節(jié)
祝愿全天下母親節(jié)日快樂!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