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長沙市某橋洞下,徐輝和劉建華在烤火。劉建華用一塊鏡面裂掉的電子手表看時間,安排了拾荒計劃。
2月18日下午4點不到,天色漸暗,冷風(fēng)時強時弱,偶有小雨隨風(fēng)飄進拾荒者劉建華所住的橋洞,鋪在地下的被褥和塵土融成一色,隔著幾米遠(yuǎn)就聞到了潮濕的霉味——此時長沙市區(qū)室外溫度已接近零度。
“我可以去工地守材料”,“我能做保安”,“啞巴也能打掃衛(wèi)生”,劉建華和同住的七旬老人徐輝(化名)爭先恐后地說。劉建華和徐輝等五六個人在橋洞下過了一個他們認(rèn)為還算豐盛的春節(jié)。眼下新一輪冷空氣來襲,為了糊口,他們還需要到處拾荒。他們想找到一份有飯吃有地方住的工作,只為生存。
紅菜薹4塊錢一斤,一斤分兩頓吃
劉建華在橋洞下來回走動著,40出頭的他眼神雖好,只是眼珠子看起來不太靈活,劉建華說因為小時候經(jīng)常得病,在鬼門關(guān)走過起碼4次,能活下來也屬不易。
18日下午4點45分,他要準(zhǔn)備晚餐了,“晚上吃紅菜薹,還有辣椒炒……”劉建華向瀟湘晨報記者興致勃勃地介紹他的晚餐,至于辣椒炒什么,他一時半會沒有說出來,停頓了幾十秒之后,“辣椒炒辣椒吧”。“紅菜薹4塊錢一斤,一斤可以分成兩捆,中午吃一捆,晚上再吃一捆!眲⒔ㄈA笑著埋怨,紅菜薹有點貴。紅菜薹和辣椒,兩個菜構(gòu)成了橋洞下“拾荒之家”四口人的晚餐。
“昨天還有5個人,小戴昨天走了!眲⒔ㄈA說,沒有人知道這個80后的小戴去了哪里,只知道很難“再見”。臨近5點,前一天沒有捕到魚的“啞巴”回到了橋洞,這一次他沒有去捕魚,因為不能說話,沒有人知道“啞巴”剛剛干什么去了。另一位拾荒者老吳出去撿瓶子了,也沒有人知道他要工作到什么時候。
幾人共用一塊表,不想耽誤次日的拾荒
“好心人多!毙燧x說,他流浪了近一年,遇到很多好心人和救助站送食物和衣服,讓他很感動。前一日還不停流鼻涕的徐輝,雖然沒有吃藥,但今天明顯精神了很多!鞍涯昵百I的爐子拿了出來,還對換了幾塊蜂窩煤,現(xiàn)在就烤煤火!毙燧x說,眼下又開始轉(zhuǎn)冷了,怕冷的他還是需要烤火暖身,他邊說邊提醒記者要多加衣!敖裉焐衔缭趶U品店老板那里對換的蜂窩煤!眲⒔ㄈA說,廢品賣了10塊錢,換回來了12塊蜂窩煤,夠用四五天。
劉建華也圍到了爐子旁,并拿出一塊鏡面裂掉的電子手表,看了看時間。劉建華沒有手機,徐輝和“啞巴”也沒有,看時間就全憑著這塊在外撿的手表。“白天不需要看時間,最主要是晚上!毙燧x說,晚上出去撿垃圾常常不知道時間,“凌晨一兩點就要回來了,因為還要清理和分類,隨隨便便就又天亮了!毙燧x說,如果晚上不知道時間就耽誤了睡覺,也耽誤了第二天的工作。
劉建華在一旁聽著,時不時撥弄著手腕上的佛珠手鏈,那是他在垃圾中撿到的,大小不一的15顆木珠被他戴得發(fā)亮,手鏈上還打上了一兩個粗糙的死結(jié),“斷過,我又接上了”,劉建華笑一笑,手鏈雖然不算美,但寄托了他的心意和祈禱。
找個工作,能成個家就更美了
劉建華一聽到“工作”兩個字就雙眼發(fā)亮,“要是能找到工作就好了。不用在外流浪,每日也有飽飯吃!薄笆茄,攢點錢,以后還可以找個對象!毙燧x說。
劉建華靦腆地低頭笑了,沉默一會兒,他說出了自己內(nèi)心美好的心愿:還想成個家!罢宜膊怀蕴,他什么事情都愿意做。”徐輝說。“‘啞巴’身體很好,別看他不能說話,但是思維很清楚,打掃衛(wèi)生是沒問題的。”徐輝熱心地介紹,“我守倉庫守材料都沒有問題,只要有飯吃、有地方住,沒有其他的要求!毙燧x說,自己沒有其他嗜好,也就好一口煙。
“可以試用一段時間嘛,覺得可以再招。”徐輝顯得有些急切,他說風(fēng)餐露宿的生活確實艱苦,“啞巴”經(jīng)常去飯店撿剩飯剩菜吃,自己和“鄰居”都有些體力,就指望著用體力換點活命錢。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