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人民東路圭塘河瀏陽河大橋,王大姐坐在自己搭建的“小房子”里休息。她說:“剛來這里的時候,若是下大雨,我們都沒地方去,在橋下躲雨被看到,要被處罰。兩年前我用撿來的木板搭建了‘小房子’,但下大雨,也沒有用,冬天很冷的時候,附近都沒有取暖的地方,只能挨凍!
2月12日中午,韶山南路,飄著小雪,周愛蓮正吃著從家里帶來的盒飯。有一次突然下大雨,“老婆那天被淋濕又拉肚子,回家烤火休息,回來之后被通知扣了一天工資,她非常心疼。”她的愛人說。
3月23日,湘府路,下著小雨,徐良梅坐在樹下休息。她上班一年多,現在還沒有領到雨衣,她說:“半個月前,有人想把這里拆了,我很不情愿,若是拆了,就沒地方去了,我又不想去附近的小店休息,怕被別人講閑話。”
2月27日,芙蓉中路,下著小雨,36歲的徐炎姣坐在地下通道口休息。她說:“附近太空曠,都沒別的場所可休息,只能在這里了。到了冬天天很冷時,我才會去附近家樂福超市里休息。”
3月15日,蔡鍔路與人民路交叉口,李大哥和同事坐在路邊等待灑水車的到來。“我們一天三班制,大部分人只上兩班,我上三班,因為要養(yǎng)家糊口,除了中午和晚上回家吃個飯,從早晨5點工作到晚上11點,白天掃地晚上洗地!
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這話放現在也沒過時,上海世博給它翻譯成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當城市空氣清新、樹木青蔥,天空像藍絲絨一樣美麗,它能讓我們欣賞到一個畫展、一部電影,同時又能給我們提供生活的各種保障的話,城市的確是人類未來時間里更理想的選擇。
誰說過,所有的生活都有風險,當然包括城市。有人做過一個比喻:假設地球上的環(huán)衛(wèi)工人消失一天,你猜世界會變成怎樣?答案每個人都想象得到。
當然假設并不成立,因為這個城市的環(huán)衛(wèi)工人比我們想象中更愛護這個城市。
長沙內五區(qū)環(huán)衛(wèi)局共有職工10543人,聘用制臨時工8573人。長沙城區(qū)不斷擴大,長沙清掃保潔面積猛增到3608萬平方米。每天,8000多名環(huán)衛(wèi)一線清掃人員起早貪黑,用汗水換來城市的潔凈。
2013年7月,長沙市城管執(zhí)法局環(huán)衛(wèi)處處長侯躍輝說,按照建設部的規(guī)定和長沙的實際情況,長沙至少要建304個環(huán)衛(wèi)工人休息場所。但直到目前,相關項目因為資金及選址等問題而暫時擱置。
我們的攝影記者歷時兩個月,拍下這組圖片。在她的照片里,我們看到了他們兢兢業(yè)業(yè)地打掃著馬路與街道,同時也看到了他們休息時需要喝一口熱水;在冷雨天里,他們需要一個遮蔽風雨的地方。
本報曾經報道過環(huán)衛(wèi)工人在大樹底下建房子的故事(詳見瀟湘晨報2014年1月21日報道《都市“樹屋”人》),城市管理部門承諾“暫時不拆‘房子’”,讓無數讀者心頭點贊。
“我想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那是詩人的夢想。對于環(huán)衛(wèi)工人們來說,工作時能有一個小房子,冬天有地方躲避雨雪,夏天有地方避暑喝水,是他們目前能想到的、最實實在在的夢想。
新聞來源:瀟湘晨報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