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的高考/畢業(yè)了啊”,坐在夜宵攤上幾個十多年好友在感嘆。
如果沒算錯的話,半個月后的6月8日,高中畢業(yè)的應該是98年99年的小屁孩。
啊,可能還有混雜在里面的第一批00后。
“MB,感覺昨天還在和前男友對抗老師至死不渝,今天醒來就發(fā)現自己已經晚婚了!薄93年某姑娘
有沒有當時覺得平凡無奇
回頭想去
卻發(fā)現那時活著的
才是此生最無憂無慮,沒心沒肺的自己?
△超級瑪麗、西瓜、電扇、健力寶,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暑假
△這個綠油油的青蛙大家還記得吧,扭幾圈它就可以蹦跶跳起來。
△放學后最喜歡玩的游戲top5跳皮筋、丟沙包、踢毽子、打彈珠、翻繩。
△無任何成本?(最多一支粉筆)的游戲,畫幾個房子可以七八個人玩得一下午。
△不僅是東西南北,小編記得里面還有寫懲罰和獎勵事項~小時候簡直是手藝巔峰,還會折衣服、褲子、紙船、千紙鶴、幸運星……
△當年拿它去作死滴甩看哪個甩得高,好多時候用力過頭它就“叭”在墻頂繩斷了……
△當年體育課必玩的項目,簡直6到懷疑自己是腳踏風火輪的哪吒。對了,此活動非常容易對撞,因為都不抬頭看路!
△當年玩它的時候,小叮當的竹蜻蜓還沒到中國來。
△當年“高富帥”必備裝B神器——紅白機,還有經典的游戲。
△這個就不說了,小編當年也是高手級別的~投次幣可以玩很久!
△寵物機!從孵蛋開始,可以帶它聯機玩游戲、洗澡、鏟屎……貌似還可以用它去勾搭妹子談戀愛!
△誰當年腦門、衣服、課本上沒被它印過?
△男生基本人手一個,按起來啪啪啪的響、現在想起來,真是膽子大……
△子彈比手槍還貴,打一發(fā)還想著要找回子彈。
△小編的最愛沒有之一。『髞磉學會了口中含水吹出水球!
△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吃干脆面里面得到的卡片?可以拼立體模型出來。
△至今也沒明白,這個好玩在哪?但是真的很多人玩
△不亞于現在DOTA/LOL的火爆程度,當年基本男女都人手一到兩個。級別高的玩家有幾十個吧,價格從5塊到100多不等~
△說是學習機,應該沒人用它學習過吧。
△不要告訴我你沒有吃過咪咪、奇多、上好佳、戒指鉆石糖、口紅糖、可樂粉粉、5角錢3袋的冰袋和5角錢一盒的華華丹,一角錢一片的香干和一角錢一包的蘿卜絲,口哨糖。
△眼睜睜看著臭豆腐從一塊錢六片漲價到五塊錢四片,油條、蔥油粑粑、土渣兒燒餅也是少得可憐了。銀絲卷感覺也快滅絕了。
△最喜歡以前的一個冰棒叫娃娃頭,雖然現在也有了但是味道不一樣了。還有一個叫大頭爺的蛋筒,上面好大一坨冰激凌脆脆的巧克力皮皮里面是淡黃色的奶油,吃一支人生都滿足了。對了,還有八坨,五毛錢一包八個,請客最佳!
△《流星花園》F4,妹子做夢都想變成酸菜被道明寺保護!還有《紅蘋果樂園》,也是一個妹子被N個高顏值男人保護的故事……都是人還沒長開荷爾蒙就開始瘋狂躁動的青春片。
△《穿越時空的愛戀》,算是國內最早的一部穿越劇了吧。結局是皇帝停在了bus頂上,小丸子帶他和導游團一起參觀故宮。
△《大話西游》里的紫霞仙子簡直美得不可方物,男生心中女神之一。
△1998年,一部除了蘇有朋誰都不認識的《還珠格格》成為90年代電視劇巔峰之作。內地最高收視突破62%,刷新國產劇收視紀錄。小燕子和五阿哥成為國民CP。各種周邊滿天飛,還珠格格的書包,文具盒,筆記本……雖然很中二但卻賣的好得很。
△看郝邵文、釋小龍的電影,和他們一起長大。直到某一天,小編親眼看到釋小龍之后,才發(fā)現時光飛逝。
△當年火得不要不要的《薰衣草》,別說你沒學著斜著扎過馬尾。
△一首《Superstar》火遍中國,有多少妹子曾經在學校的各種演出中模仿組過團隊。多少男生開始討論到底是長發(fā)妹子好看還是短發(fā)。
△最喜歡的動畫片,《灌籃高手》、《小糊涂神》、《大臉貓和藍皮鼠》、《中華小當家》、《大頭兒子小頭爸爸》、《舒克和貝塔》,還有記憶最深刻的一集《黑貓警長》,結婚時母螳螂要把丈夫吃掉。
還有《美少女戰(zhàn)士》,高大帥氣神秘無所不能的月禮服假面大概是每個女生的第一個夢中情人。
△帶9X9乘法表的文具盒,簡直是連老師都默認的作弊工具。
△不知道尋呼臺的那些妹子們,現在都怎么樣了。
△當年免費送的小靈通,小編的那臺現在還可以玩貪食蛇。
△步步高學習機,在當年MP3MP4還沒有面世之前,背著它主要是用來聽歌曲的磁帶的。
△小白鞋!基本是妹子人手一雙,每年還要換碼子買新的一雙。幾塊錢一雙,穿臟了還要拿白粉筆涂一遍。
△每次大禮包里的貼紙都一定要收集起來,貼在文具盒或者冰箱上。
△放花炮。和小朋友一起放沖天炮,一定要比誰的沖得高。而且一捆沖天炮里一定有幾根是點不燃的……放完之后,第二天還能當金箍棒玩。
女孩子最喜歡的煙花是降落傘和星星焰火,男孩子最喜歡的是甩炮,特別喜歡追著妹子丟,看她們尖叫的樣子好好笑。那必須還有魚雷啊,要么丟在牛糞坑里,要么丟在瓶子里。
△收紅包。大年初一天還沒有亮,小孩子便會跟著大人們,給家族里的長輩們拜年。爺爺奶奶便在家中準備好茶水,等著家族里其他的小輩來給他們拜年。小孩一般都能收獲滿滿口袋的糖果,還有長輩給的紅包。
△發(fā)短信。當年沒有微信微博,大家用短信傳情,到了12點,短信都發(fā)不出去了……第二天早上才收到。對了,十二點準點要給重要的人打電話,電話也打不出去!告白都告不了!在鄉(xiāng)下打電話還特別容易串線,有時說著就說電話那頭就變成一個陌生人!
還有那么多回憶,換你來說了
△小學以前都住大院子或者平房,之后都被改建拆遷變成了樓房公寓,雖然顯得高級了,但是現在卻不像之前那般和鄰居熟絡了。
△小學看到別人騎滑板車上學真是覺得酷爆了。雙手扶龍頭單腿在地上推動滑行的那種。
△1997年,《快樂大本營》開播。明星們披頭散發(fā)費盡心力玩游戲,在最后一個終極游戲“火線沖擊”往往都會敗下陣來,誰真的拿著棍子順利過完全關,電視機前的觀眾都要激動地蹦起來。李湘和海波也成了那個年代最火的娛樂節(jié)目主持人,何炅當時還在大風車里扮大拇哥。
△小時候好流行喇叭褲、健美褲!后來長大了才開始知道小腳褲,穿衣風格越來越大膽。對了,還有一種褲子叫“納斯”褲,在學生中非常流行。
△剛開始搞發(fā)型,一定要蓬,煙花燙,內燙;劉海一定要貼,長、直、垂。
△校服走極端要么很大,袖子要長,手要藏在袖子里不能露手,褲子要蓋過一半的鞋子;要么要很緊身,校服變夾克,校褲變緊身褲。書包要么背在屁股那里,要么就短到卡在胳肢窩那里。
△有一種交通工具叫“啪啪車”,有些地方也叫“慢慢游”。一般是三輪,有遮罩棚的,一般能坐2個人。后面遭到了封殺,幾乎絕跡了。
△會省零花錢偷偷買《花火》和《飛言情》、《飛夢幻》。
△BB機消失在了我們這一帶手上,西門子手機,智能機出現在我們這一代。
“當你開始懷舊的時候,證明你老了!
隱約記得小時候考了雙百分,家里“重金”獎勵了一臺MP3,六百多塊錢只能下載258MB以內的歌。之后就成為班里的大紅人,所有銅須都喜歡來找我玩。班上演出、音樂課、學校文藝匯演,都來找我借MP3。耳機不知道聽壞多少副,連插孔都壞了修、修了壞好幾次。
現在工作掙錢了,或是為了攀比,或是為了虛榮,鼠標鍵盤耳機等外設換了一個又一個。進網吧沒人管了,口袋里有錢了,買辣條也可以一次性買三十多包了。
只能發(fā)短信打電話的小靈通換成了“梨子splus”,還一年換一臺。手機里聯系的人越來越多,微信微博好友都大幾千。
但是,以前小心翼翼存在手機草稿箱里的那個最珍貴的人好像就不見了。
那個可以在大年三十整點12點打電話的對象,不見了,或是沒有了。
成長或許是失去的一個過程吧,回憶,真是一個快樂又悲傷的事情。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