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潛逃至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的網上逃犯劉某迫于形勢和壓力,終于到當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而就在當天,在案件退贓會上,受害人李明(化名)從辦案民警手里接過厚厚一沓被騙資金時,竟激動的說不上話來。
至此,全市有史以來詐騙數額最大的“德金國際”通訊網絡詐騙案打擊偵破工作暫告段落。
歷時240余天,地跨廣東、福建、陜西、云南等6省12市,涉及全國各地1800余名受害者,嵊泗警方先后赴外取證抓捕30余趟,共計出動警力約260人次,已抓獲犯罪嫌疑人43名,繳獲作案手機43部、電腦25臺、銀行卡40張,凍結扣押涉案資金500余萬元,查扣車輛2輛,查明涉案金額7000余萬元。
東窗事發(fā)
2017年11月中旬,嵊泗縣居民李明(化名)
到菜園派出所向警方報案稱
自己被騙去了5萬多元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還得從去年9月的一天說起
李明手機突然有一個美女主動加微信
不知套路的他
以為交了桃花運
聊天中,美女時不時的還截圖給他看她投資的一個平臺的收益,弄得李明也心里癢癢。美女便擇機推送了一條所謂投資理財“德金國際”APP的介紹信息,聲稱自己就投資這個賺了不少錢。李明很快就下載了軟件,客服人員馬上把他拉入了一個“德金國際”的微信群,群內有人向其推薦了一個“王老師”,告訴他購買老師推薦的商品保準賺錢。
在“王老師”指導下,李明注冊了平臺賬號,并在一個月內先后投資了兩萬余元,但均是先賺后賠。關鍵時刻,“王老師”接連忽悠,并勸說他,“投入越大風險越小,明天你多備資金,保證賺回來!
再加上“紅顏知己”的“鼓勵”,李明已越陷越深,又連續(xù)投入三萬余元,卻依然是先賺后賠。直到賬戶內余額剩下二千元,他想要提現退出,平臺客服卻以系統(tǒng)維護為由告知他目前不能提現,而幾次詢問“紅顏”,最后直接被拉黑。至此,李明才幡然醒悟,自己可能中了網絡詐騙的圈套。
兵貴神速
案發(fā)后,嵊泗警方迅速組織精干力量成立專案組,在公安部大力支持下,經過連續(xù)作戰(zhàn),終于弄清該作案團伙的藏身于福建福州。
專案組民警各項偵查工作有條不紊的展開……
2017年12月,專案組經過多日摸排,確定這個團伙的窩點位于福州市某商務大廈內,為避免打草驚蛇,民警通過幾天幾夜的外圍偵察和連續(xù)輪班蹲守,終于摸清該犯罪團伙在大廈內的活動區(qū)域和軌跡特點。
12月12日上午9時,專案組展開行動,現場一舉抓獲以鄭某為首的團伙成員,并繳獲用于作案的12臺電腦、20部手機;5名重大作案嫌疑對象被當場抓獲。
千里追捕
經審訊,“德金國際”通訊網絡詐騙案的組織架構逐漸清晰,犯罪嫌疑人吳某、鄭某合議后在網上購買了一個平臺模型,后交由其公司技術主管進行重新包裝,更名為“德金國際平臺”,客戶(即受害人)在該平臺上進行充值后,實際上錢已經通過第三方支付公司分流到了鄭某、吳某及下級多個代理商的賬戶中。
民警通過仔細梳理,進一步厘清了整個犯罪團伙的人員構成和上下級代理關系,并找到了全國將近1800余名受害。
從2018年初開始,專案組先后趕赴福州、深圳、長沙、重慶、廈門等地開展偵查取證和抓捕工作,1月15日,福州抓獲犯罪嫌疑人8人;3月3日,主犯之一吳某又在福州落網;4月13日,赴西安一次帶回犯罪嫌疑人17名;5月份至今,已有8名涉案網上逃犯被抓獲,至此整個“德金國際平臺”詐騙犯罪鏈條被全部斬斷。
真相大白
通過多方調查,福建福州人鄭某完成“德金國際”平臺模型建設后,于2017年10月底就成立了一家網絡公司,并找了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進行支付通道的搭建。
隨后鄭某又在網絡上找到了26個代理商,具體由代理商尋找“客戶”實施詐騙,而他則穩(wěn)坐得利。每個代理商都自成一個體系,層級分工明確,主要分為“客服”、“水軍”和“輔導老師”,分別負責“吸粉”(引誘受害人)、“輔導”、蠱惑、干擾正常判斷,編造虛假股票及交易信息引誘受害人不斷充值投資。鄭某及其名下的網絡公司則主要負責整個平臺日常的 “風險控制”,確保“通吃”。
一旦受害人盈利的錢數逾千,就會被禁止提現,并通過后臺技術調控,使其迅速虧損,隨后將詐騙所得通過第三方支付公司提現,其中鄭某、吳某和支付公司分成約15%,剩下的85%左右都被各地代理商層層瓜分。短短2個多月,這個網絡詐騙團伙已累計詐騙金額高達7000多萬元。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