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5萬元,需償還12萬,因無力償還,陸續(xù)向二十多個借貸平臺拆東墻補西墻,最后竟陸續(xù)借了86萬元,共還款了121萬元,聽起來是不有些匪夷所思?然而這是銀川一名男子遭遇"套路貸"的親身經歷。
日前,銀川市興慶區(qū)解放西街派出所接到市民魯先生報警,稱自己遭遇了“套路貸”。原本魯先生因為買房用錢,著急之下,陸續(xù)下載了二十多個借貸平臺app來貸款,可沒想到噩夢就此開始。
這些貸款平臺宣稱低利息、無抵押、秒到賬。然而看似簡單的貸款條件背后,卻是滿滿的套路。簽陰陽合同、偽造銀行流水、平賬三步走,讓魯先生的債務滾雪球式翻了幾十倍,最終被疊加到上百萬元債務。
據魯先生回憶,他通過一個借貸平臺借款2000元,到手只有1400元,提前將利息扣除不說,再加上貸款周期短,利息高。所以,魯先生在借來第一筆錢的時候,就已經陷入了借貸平臺精心設置的陷阱。在魯先生無力償還后,借貸平臺想出各種辦法,通過滋擾、糾纏、非法拘禁等暴力或“軟暴力”手段來向魯先生催討債務。
目前,這起案件正在偵辦中。近年來“提前消費”甚至是“超前消費”的觀念,在一些年輕人當中流行,這,其中就包括非法的“套路貸”。警方提醒,大家一定要理性消費,盡量不要在網絡借款平臺和分期購物平臺借款或者購物。如果您遭遇“套路貸”或發(fā)現相關線索,要及時向警方報案。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